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首页部首页页页页当前位置: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首页
综合新闻 院系动态 青春校园 思政论坛 内大风采
  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
关于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思考

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 东

  内容提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当前实施人才开发战略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学习和研究“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题词:邓小平 “三个面向” 教育 思考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他雄奇峭拔的一生中,以其独有的风姿显露出迷人的魅力。
  他对人类的贡献与其说是中国的倒不如说是世界的,他留给我们学习和寻求的与其说是务实  求真的品格倒不如说是成熟、简明、深邃的思想——邓小平理论。
  在这里,最动情、最直接、最富有远见的是关于教育的思想,而在关于教育思想的所有论述中,最浓缩、最精练、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论断(为了表述方便,在本文中我们把它简称为“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提出,引出了我们关于教育现状的思考,关于教育发展的改革,关于教育未来的探讨,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 作为人才教育的龙头,并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的高等教育来说,“三个面向”的思想更加耐人寻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三个面向”思想的深邃内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 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注1]题词发表后,迅速为各大媒体所转载,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由此拉开了教育界改革的序幕。
  邓小平同志为什么选择在建国三十四周年之际,坚定的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它的含义是否仅限于字面的表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什么?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只须把时空放大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政治社会的背景下,稍事进行一下扫描,即可一目了然。
1976年10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时隔近两年的徘徊,1978年5月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始了拨乱反正,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从思想、理论上清理了 “左”的、教条主义的错误。
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意见。紧接着 ,12月18—22日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毅然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对我国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任务。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强调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目标,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党的一项根本任务。
  至此,中国的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到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各方面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伴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三个面向”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和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并以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了崭新的阶段。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的基本要求。
  1983年1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人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注2]
  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八十年代初,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现象,不是孤立的。 它同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变化,教育的目的、形式和内容注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要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制约, 同时又对它们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教育公开宣称是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注3]其中当然也包括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列宁也曾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注4]可见,发展生产力又是巩固新的生产关系的重要保证。教育既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服务,也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更是高水平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注5]通过教育和训练把“可能”的劳动力,“加工”成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 进步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社会劳动越来越凸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智力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和依靠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培养这种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则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完成。从这个意义讲,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论述不仅仅是为景山学校的题词,而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出发,对整个教育事业,乃至全党全国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2、教育必须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离不开教育。这是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了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注6]
  建国以来,由于国际环境以及我们自己“左”的错误,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在十年动乱期间,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上的孤立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确定下来。党的十二大后又进一步强调了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对外开放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困难,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因而有利于早日在我国建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由于上述原因,高等教育在体制和结构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及经济的发展,阻碍了高等教育本身效益的提高。如:学科面偏窄,单科性学校过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不够;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统筹不够,教育资源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办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吸收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地方政府难于统筹规划本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和布局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学校的特性不突出,政府化倾向严重,教育规律难以发挥作用等。
  所有这些,与邓小平同志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快一点”“好一点”的思想即不吻合也不协调。另一方面,随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无不对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从世界形势来看,冷战结束以后,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军事对抗逐步让位于经济上的斗争。如果说在以往的国际 竞争中,是以军事实力论高低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中,则是以一国的经济、科技及人才的综合实力见短长。抓住和平与发展的环境机遇,以最快的速度与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新一轮世界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同志正是从这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出发,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
  3、教育要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取决于教育。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思想的重要指向。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必须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出发,确定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 作为人类文明继承、传播、发展的知识链,同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传递、接续和推进的社会活动过程,是人类社会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无可取代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等教育已有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教学质量较高的高等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教训。除了在较长时间内受“左”的思想影响外,更多的是行政计划指令下奇怪的无计划现象,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和我国的实际结合不够,未能建设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经济结合不紧密,有脱离实际的弊端。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许多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革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的新机制。对此,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注7]
  正是由于看到了科技教育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看到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与强大动力,看到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三个面向”思想的鲜明特征


  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而又正视现实、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锲而不舍的理论探索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时代性。“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注8]“三个面向”的思想也是这样,它的产生盖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思想,使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发生了全新的转变,赋予了蓬勃的时代感,完成了中国教育思想改革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从孔夫子、武训到康有为、梁启超,从私塾、科举到兴学堂、办洋务,曾形成过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极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也曾有过渐进性的调整和改良,确也产生和培养出过无数贤达名士,也的确留下了许多至今仍不失为优良美德和传统的文化遗产。但是,这种理念和体系,无论从严实的孤傲性上,还是厚重的沉淀性上来说,都无法改变万马齐喑,衰败的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挨打的局面,也恰恰是这种封建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历次改朝换代和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不仅屡屡显得苍白无力,反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教育也获得了新生。九洲大地一改沉寂的局面,各类新型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据统计,截止1979年,全国高等学校已达633所,在校研究生万人以上,本科生45.8万人,专科生40多万人。在前后两次“向科学进军”的全国学习高潮的推动和影响下,不仅原有的教育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短期职业大学、管理干部学院等新的教育形式,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函授大学、刊授大学、自修大学大量涌现。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念确立起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适应了国内政治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关起门来看变化,应该说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与以往所根本不同的崭新的时代,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当我们打开国门放眼看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国外的变化更大,我们与人家的差距远不是一点两点,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全新时期。
  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关起门来搞教育更不行。时代要求教育提高国际化程度,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管理方法以及其他各类硬性的与软性的教育资源,强化区域化合作,加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个面向”,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时代要求出发,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新话。
  2、变革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使这一理论在对象、内容、使命上都发生了与以往所不同的,向着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大大跨进一步的重要性变革。
  第一,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邓小平“三个面向”之前有关教育对象的认识和定位基本上限定于个体的受教育者。在这一认识的影响和指导下,教育所面对的只能是教育内部或“半亩方塘”里的“尖尖小荷”,不可能也无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使教育对象的认识和定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开拓了当代中国人的视野,把教育从“神圣的殿堂”中解放出来,引向了一个广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一个日益联系紧密的世界,一个为之而奋斗的未来。教育的全部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的过程,而且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贯穿现代化的教育。
  第二,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三个面向”之前有关教育内容的理解,仅限于经验式和单一性的传承,缺乏选择性和交叉性的复合,难以达到科学实践上的统一。建国后,教育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内容焕然一新,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教学代替了僵化、落后的旧的内容,使教育的内容充实、丰富、鲜活起来,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计划体制的束缚,在“政治”和“老大哥”的两把“尺子”下,一方面,知识和文化不能畅通的交融,继承和创新被割裂开来;另一方面,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和学术前沿唯苏联马首是瞻,成了小脚老太太。“三个面向”的提出,使社会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它实现了两个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结合;教育和现代化的结合,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观,体现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教育的使命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前进为特征的。它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使命不仅要接受、解释和传播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断进取,大胆地探求知识,用以改造世界,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三个面向”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历史使命。
  3、统一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三个面向”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征。它以教育为主线,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与现代化、世界、未来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任务和发展的方向。
  首先,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9]生产力是 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分阶级没有国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与未来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教育是基础,支持和推动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它即要面向现代化,就必然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现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教育和科学。因此,邓小平同志说:“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注10]
  很难想象,在一个教育落后的国度里,能够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只有教育事业实现了现代化,才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也只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才能促进和发展中国现代化的教育,这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辨证地统一在了“三个面向”的思想中。
  其次,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不断增强自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多年来在教育方面,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的领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示了教育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自主动打开国门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把自己融入了国际社会,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客观地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和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想走出一条同传统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面向世界,不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再次,中国的教育和现代化建设同属于未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隔两年后,在1985年10月,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共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注11]这段话指明了中国教育和现代化改革的方向,也描绘出了中国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历史阶段。现阶段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教育也必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既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前途。 “三个面向”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个面向”的思想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指示原则,而是在实践中产生,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的活的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思想。人们对它的认识自然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而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思想的生机和活力正在于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它、丰富它、发展它。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大崛起、科学技术大发展、国际人才大竞争的时代。我国人民正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新形势下,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深入地学习并加以研究,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意义。
  1、不断深化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西欧迅速崛起,我国却逐步被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历史上不少人曾多次试图效法西方,拯救中华,挽救颓势,由于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压力都没有成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教育也由此获得了新生。50多年来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也走过曲折的弯路,遭受过不小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刻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反复强调,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应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现代化教育推向新时代。
  2、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强应对能力。知识经济,就其定义来说,目前并无统一的说法,但从内容来看,一般所得以认可的应该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它是人类的一种智力资源,一种创新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人才经济”。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又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孵化器。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毋庸讳言,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大力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教育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努力营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育人环境和运行机制。
  3、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如同社会主义实践一样,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到今天还不到100年,中国高等教育也仅仅100年出头,但它在世界文明激荡的万顷碧波中,已不再是孤岛,成为巍然屹立的大陆。尽管在世界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还处于幼年时期,与英国剑桥这类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老牌大学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毕竟已经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快速发展道路,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其前景,将会越来越宽广顺畅。不仅教育界的同仁看到了这一点,而且全社会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表现和行为正在日益得到提升。
  我们无须再为教育要不要优先发展而争论(这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的问题),只须站在时代的潮头,以豁达的胸怀,宽阔的眼界稍稍审视一下现实和未来,就会更加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今后发展的轨迹,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这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一笔遗产。
  有远见的、成熟的、合格的领导,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这是邓小平同志作为20 世纪杰出的领导人为世人所敬慕的魅力所在。

 


注释:
[注1]:《邓小平文选》第3卷,35页。
[注2]:《邓小平文选》第3卷,23页。
[注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82页。
[注4]:《列宁选集》第4卷,16页。
[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201页。
[注6]:《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注7]:《邓小平文选》第3卷,120页。
[注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44页。
[注9]:《邓小平文选》第3卷,10页。
[注10]:《邓小平文选》第3卷,9页。
[注11]:《邓小平文选》第3卷,149页。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2004(C)
浏览本页请使用800*600分辨率
E-mail:ndxcb@i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