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东及其学术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2017-03-07    文字:

 

王绍东,内蒙古宁城县人。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内蒙古大学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秦汉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乌桓鲜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秦朝兴亡的文化探讨》、《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文化视角下秦始皇研究》。主编《内蒙古大学五十年》。已在《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杂志》、《民族教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摘引。专著《秦朝兴亡的文化探讨》、论文《盐铁会议上的“过秦”与“道秦”》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另有多篇论文获自治区民族教育一等奖、草原文化研讨会二等奖等。

参加本次成果宣传的专著是《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45万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观点认为:战国秦汉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使农耕生产方式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马匹的大量驯服,使原来依附于农业的畜牧业发展为专化的游牧业。这一时期,农耕生产方式与游牧生产方式既有矛盾、冲突、碰撞,也有交汇、互补、融合。他们相互竞争,相互激荡,构成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书,努力摆脱传统的中原王朝中心论和农耕文明优越论的影响,力图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审视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取得了一些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原农耕民族大幅度开拓扩张,北方游牧民族不断防守退缩的时期;战国秦汉时期的北方长城是中原农耕民族为保卫向北方游牧民族开拓扩张的成果而修造的,具有开拓扩张的功能;不能简单地说农耕生产方式先进、游牧生产方式落后,农耕民族文明、游牧民族野蛮,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进攻;只有与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才是最好的生产方式;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观点不同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认识,但都论之有理,持之有故,自成体系,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北京大学岳庆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汪高鑫教授分别为该书作序和进行评价。

该书的写作广泛借鉴吸收了海内外研究边疆和民族问题的最新成果,把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得到了权威学者的高度赞赏和好评。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指出:“王绍东教授的研究理念,科学精神和历史主义的意义毋庸置疑,显然是值得尊重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农民史研究会会长岳庆平教授认为:“王绍东教授力图从新的角度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进行研究,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