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及其学术专著《科技创新绩效与机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2017-03-07    文字:

 

高霞,1976年7月出生于乌海市,1995-1999年间在内蒙古大学数学系数理基地班学习、1999年7月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在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4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2006年间,工作于天津工业大学;2006-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2009年7月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博士论文被评为“201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10年,其论文《A scale-independent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innovation system》实现内蒙古大学SSCI论文零突破,故曾获得“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

2009年10月自调入内蒙古大学工作以来,除了学校的人才引进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外,独立主持了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I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项目编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测度研究》(项目编号:),2011年度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合作创新网络演化与知识转移研究》和内蒙古教育厅项目《我区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能力评价及学科分布知识图谱研究》,2015年度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螺旋视角下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及测度研究》。此外,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种横纵向项目若干。回顾这几年的科研工作,整体而言,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即创新测度的研究,特别是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测度的研究,也初步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9篇论文发表在《Scientometrics》、《Journal of informetr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科技创新领域国际权威与主流SSCI/SCI检索期刊上,还有部分论文发表在《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期刊上。

参加本次成果宣传的学术专著是《科技创新绩效与机理:理论、方法及应用》。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以及工作后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共同整理而成的。本书从信息计量的角度出发,以实证分析为核心研究手法,以公开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缺乏国际可比的宏观层面绩效评估指标、对科学技术的外部绩效或机理的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等问题,试图对科技创新绩效和机理进行深入、全面的定量评价和分析,旨在丰富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机理,为制定科学的科技政策提供指导。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出发,研究评价基础研究影响力的方法;(二)构建基于专利引文分析的新指标——专利h-指数,对技术领域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和国际比较;(三)构建标度无关性指标,在非线性视角下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和国际比较;(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分析科技创新的机理:如,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知识扩散与演化、知识交流模式等。

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对科技创新绩效和机理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决策与管理水平,有助于将具体科学技术与国家目标结合,更有助制定合理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