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2017-12-27    文字:刘国栋

 

摘要:民族地区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程度会在整体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道路和方向。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具有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宗教信仰状况、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局面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是影响其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宗教的关系、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澄清思想认识领域的迷雾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历史上,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的道路问题,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现实中,这一理论只有上升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尊崇的信仰,才能成为团结各族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否然会在整体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向。从理性上反思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实效,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于在整体上推进我国建设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基础及其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崇高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理想是解放全人类,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通过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马克思制定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纲领和基本方略,赋予无产阶级以认识工具和指导理论,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的革命性转变。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扎实基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在谈及自己的信仰时讲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则站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原因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重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协调民族地区发展,解决发展的差距问题是当前的重要战略布局。我国坚持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当前,党和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指导,通过政策帮扶、地区支援、自力更生等方式,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不断融合和生长,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与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民族地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具有不同于内地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地区未来的建设主体是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走进大学的,他们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自感受着建设成就所引起的振奋和鼓舞,绝大多数学生在内心是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理论自觉性,提高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树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式。从长远的角度看,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效果和进程,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实践中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然而,由于显著的文化差异、复杂的宗教信仰状况、欠发达的经济局面和境外敌对势力实施的“和平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着自身特殊的内涵和亟待解决的特定问题。

(一)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繁衍生息,以顽强的生命、优秀的品质构筑起民族的精神家园,继往开来,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个性存在与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本着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天然的、根植于心灵深处的眷恋,民族地区大学生在自己固守的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发生冲突时,他们面临着转变思想认识的抉择和困惑。缺乏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民族地区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在选择与放弃之间,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更趋于倾向固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注重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结合,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势必会削弱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复杂宗教信仰的影响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民族地区有着多元、复杂的宗教信仰状况:在信仰的宗教中,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又有外来宗教;在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中,既有全民信教的民族,也有非全民信教的民族;甚至还有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和信仰同意宗教不同教派的特殊情况。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对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宗教产生的影响,马克思曾评论道:“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在现阶段,宗教思想仍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宗教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有意识和无意识、显性和隐性的影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接受。此外,国际敌对势力将宗教作为“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新手段和新方式,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成为其宗教渗透的重点对象。尊重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选择,高度重视和认真审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两种人类内心世界最高信念的异同,谨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实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 欠发展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影响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在总体上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理偏远、自然环境艰苦、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事业较内地有较大差距,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短时期内协调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信仰的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思想行为,其应当结合实际,关注主体内在物质和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最大的实际,在实践中最终会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尼采曾指出: “期待从真理中得到好处,这乃是信仰真理的益处。”这是培育和形成信仰的客观规律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也要注重遵循“利益诉求”这一规律。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的现实一方面难以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另一方面也容易动摇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西方实施的“和平演变”的影响

继“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前苏联奏效后,西方国家便把意识形态斗争的予头指向了社会主义中国,民族地区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演变的重点地区,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又是其重点对象。西方国家一方面力图通过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向民族地区大学生努力输出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宣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民主改革的气候,散布社会主义“危机论”、“失败论”等言论,从而为它们“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和创造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则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作为和平演变打开缺口的重要手段,通过过度宣扬民族地区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及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的现代化冲击,故意夸大和制造民族矛盾;打着宗教信仰的旗号,实施非法的宗教活动;甚至通过直接或间接资助和扶持“三股势力”,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冲突、实施民族分裂。青年大学生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关键的时期,理想信念处于不稳定、容易动摇改变的状态。相对匮乏的人生阅历,略显不足的判断鉴别能力,稍显幼稚的认识理解、充满好奇的想法追求,往往导致大学生被错误的思潮和价值观念所诱导。

上述问题,使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和探索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民族地区大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探索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属性,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对本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决定了信仰教育应在坚持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少数民族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点,按照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的信仰形成过程去探索有效方式。

(一)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学生

认知、认同是树立信仰的前提和基础,而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相信。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教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即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主导大学生头脑的思想和理论。这样的教育效果既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品质和崇高风格,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程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和崇高风格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故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民族传统文化辩证结合、相互融合成为当前要重点解决的理论难题。唯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使马克思主义主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内生、内长成民族文化合理内核,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化解我国不同民族在语言、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并信仰,并成为一种为不同少数民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种理论形态。

(二)认真审视并谨慎处理与宗教的关系

正确面对并谨慎处理客观存在的思想矛盾,无疑会促进思想认识的发展,辩证地看,这不仅不会阻碍信仰教育的成效,反而有助于信仰教育的实现。宗教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根植服务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我们要科学对待宗教,要按宗教的客观规律办事,要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认识到信仰教育在于使主体发自内心的相信,而不是一种从外部对主体思想的强迫。强迫的理论灌输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矛盾和冲突。宗教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谨慎处理并充分尊重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不同的选择,为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三)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信仰教育的现实说服力

信仰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精神活动。信仰产生并作用于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存在于主体的精神世界中,体现在主体的客观行为上。唯有通过实践,信仰才能上升为人的利益攸关的问题,并在善恶、是非明辨的氛围中得以升华。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地区发展存在差距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要实现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繁荣。在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指导下,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是解决民族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说服力的的根本途径。要注意通过宣传教育,使民族的地区的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受益者,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参与者。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投身于本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感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认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四)用马克思主义澄清思想认识领域的迷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对工人政党和群众进行科学信仰的教育,注意在理论宣传和教育的同时澄清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现实的经院哲学,亦不是晦涩难懂自言自语,而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想指南,“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俩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针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实施的意识、宗教渗透,充分考虑在思想领域中出现的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教育应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指引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判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学习、吸收和借鉴其的合理、进步的因素,摈弃其错误观念的影响。同时,教育要尊重差异性,注重少数民族文化观念的特殊性,切合学生思想的实际,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着重阐明民族地区与国家的关系,阐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理,引导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自己的成长成才与祖国和本民族的前途命运及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