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自信”的路径选择
2017-12-27    文字:樊云剑

摘要:继党的十八大提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建设目标以来,在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理论勇气。作为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四大自信贯彻下去。从教学的过程看,实质上就是从对教学内容的教师自信到学生的他信,必须从教师的自信入手;将课程内容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这是实现自信的根本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技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离开来,同时抓住世情变化的有利时机,这样才能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信的话语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多门课程联动,以共同奠定四大自信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四大自信 高校思政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这种自信非常重要,有了这种自信,就会有政治上的自觉,就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动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理论的意义正如1844 年马克思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 但理论要想被群众掌握,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的任务便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当前社会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正确看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地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路。[2] 因此在高校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自信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高校思政课处在不受重视、不被欢迎、不被认可的尴尬境地中。

十八大以来,人们掀起了对如何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自信研究的热潮,有不少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彻四大自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 提出了各种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的观点。[2]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与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于2013年8月专门联合举办了“三个自信”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讨会。不少学者和教师都对此课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诸如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改革方案。[3] 实际上不论何种教学理念、什么教学形式,教材内容如何改革,最终都要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理论自觉,把握课程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收到实效。笔者通过多年来从教经验的总结,综合其他教师学者的观点认为,要想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状,切实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实现自信到他信,必须从教师的自信入手。

要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思政课教学体系,高度的理论自觉与自信是构建中国气派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念前提,[4] 要想实现理论自信,先要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分析, 改变现在高校思政课弱化的普遍现象,必须先从理论主体[3] 即教师入手。对于理论主体而言,通过学习和思考,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深刻认同是主要的途径, 通过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感受和体会也是接受理论的主要方式。归根到底,“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首先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5] 要想讲好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教师本身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李长春同志在讲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工作时也提出了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任务。[4]

要增强教师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学养,增强教师的理论自信,以教师的理论自觉自信带动更多的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6] 这种观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现版本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来说,仅仅依靠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读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高校的公共政治课内容虽然较浅,但涉及学科范围极广,举凡社会科学各学科乃至部分自然科学均有涵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比如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还积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成分,逐步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7] 这种说法准确凝练,但显然是“微言大义”,因此在讲授时必须超越教材,补充足够的相关知识,比如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哪些(应该包括我国和苏联经验),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内涵(既应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也应有历史和现实),还要讲清楚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仅仅用这样一句概括而过,显然是不够的。思政课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国家政策性的,具有宏大而抽象的特点,看似简单实则背景知识非常庞杂,越是简单的理论,越有充分论证的必要性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个任务必须要由教师来完成。

当然,思政课不可能讲到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但基本原理必须要讲清楚、讲透彻。这就要求在设置思政课程体系的目标导向时既要避免虚无主义,也不可夜郎自大。比如有人提出要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观点,其实不能否认的是,思想政治课仅仅在考研政治课和公务员考试时会有直接的运用,对于就业而言,其作用很难为学生所认知。正是在与专业课程相比之下,思政课的作用不是显性的、直接的,导致从老师到学生认为思政课“无用”,这也就是思政课在多数学校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要想在教学中建立起所授内容的自信,必须先对课程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之处,与专业课同质化设计是没有出路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经过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最终付诸社会实践,外化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显现。

二、将课程内容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其理论成果的充分展开,必然呈现于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之中,建立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个学科是思政课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从 19 世纪 40 年代至今160 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亿万人民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历史,是社会实践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价值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确立不断增强的历史。理论自信的力量来源关键还是在于理论客体本身,作为科学的理论应该具有如下品质: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其根本;二是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它能够立足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切实满足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有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是具备这三个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和经验结晶,“其本身就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从理论视角看,四个自信,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科学理解与诠释。”[8] “四大自信”源于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反映了客观规律,是科学的,“我们对这些具有科学性的道路、理论、制度充满自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9]

然而有不少人对德育教育知识化提出质疑,[10] 认为思政课就是简单的政治说教,根本不能算作一门学科,其科学性根本无从谈起。还有不少学者认为,要想改变高校思政课的尴尬处境,必须在学生培养教育上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有用性,使思政课教育功效由虚变实。[11] 其实很多人对实效性有所曲解,高校思政课由于自身的特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设计的可操性很小,并且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不是凭空确立起来的,而是建立在对中国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把握和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充分的历史根据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它源于我们党自建党以来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源于广泛的民心基础和全民的高度共识,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预见的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然也是科学。然而不少教师对该理论科学性认知不足,特别是在学生的质疑下,声音越来越低微甚至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新华网对东北地区各大学的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科学的理性认识,为了吸引学生听课,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随意讲笑话,随意发表一些个人言论,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领导人的爷爷、叔父、表姐妹等的故事,将严肃的思政课堂变成“大杂烩”。[12] 还有的教师以自己坚定的、甚至是狂热的信仰力量感染学生,把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讲成了“宗教”,虽然给不少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就教学内容来说,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深处的认同和共鸣。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自信的缺乏,来源于自己对课程本身的认识。与专业课相比,专业课教师之所以自信,在于相信本课程的科学性,而思政课教师缺少的正是这一点。理论自信最根本的来源正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今天我们理论自信深厚的基础,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40 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科学化应该是也本来就是思政教育的生命线。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动摇了高校部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校学生中出现了所谓的 “意识形态真空”、 “信仰危机”,一些学生思想上陷入误区,认为“西方国家什么都比中国好”,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西化”,信仰共产主义的在减少,而信仰西方宗教的却在上升;还有一些学生什么都不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毫无兴趣。[13]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理论工具的选择上需要有针对性,决不能刻意去避开西方的某些理论,既然我们承认道路、制度和理论的科学性,那么就不必回避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验证,应该勇敢大方地拿出来,接受各种流派的质疑和讨论,这才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理论体系应有的品质。比如在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第二章的经济建设部分,就有关于所有制与效率问题的内容,分析论证公有制是否不如私有制效率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经常有国企亏损、内部腐败等报道见诸各类媒体。课件中不但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首先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其次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是: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相应地,只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培育出符合市场要求的经济主体,公有制也可以使高效率的。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要想提高公有制条件下的效率,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必然的道路选择。得出效率高低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的结论,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解决效率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从教学的实践过程看,光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然不足以产生说服力,学生们会认为是一种政治说教,授课时教师如果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和评判各种思潮,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14] 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或否定学生接触各种理论或思潮,实践证明,采用西方的学术观点分析此类问题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并产生出传统分析思路下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离开来。

高校思政课面向的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思想活跃、具有初步社会阅历和鉴别能力的群体,大学生不像少年儿童只指向特定的人物或事件,“他们能够对亲身经历、体验或间接接触的事物,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进行探讨和验证。” [15]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对于各种学术流派和社会思潮都乐于涉猎、乐于吸收,这既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解放思想,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在十八大后全国理论自信的大讨论中,聂锦芳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面向社会、思考现实,但理论关注现实,不是做时代的传声筒,在理论与现实、时代的关系方面,特别强调:理论在诠释现实的同时还必须要审视现实,理论应当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看出其不足和缺陷,这样才能“从现实出发示范和引导时代”,[16] 对高校思政课的讲授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习者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矛盾,进而动摇了其对理论的信仰。因此,“正确认识当代中国,也包括清醒地认识我们还存在的问题。”[17] 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是对每个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因为在信息渠道日益多元化,学生的社会意识日益强化的条件下,光讲辉煌的成就显然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恰恰相反,教师如果能够直面现实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这种问题驱动下的教学方式绝非滔滔不绝的照本宣科可比。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本来就是“在讲述中对是非功过的褒贬及对善恶言行的评论,使学生受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多是在教师进行讲述中得之于无形的教育和培养。”[18] 教师讲课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就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养成评鉴能力。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创造性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这是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关切重点和最重要的聚焦点。有人认为,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其实用性,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讲求实用应该落脚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评价,要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必须要创造性回答事关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正确认知的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蓬勃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为“对这些诸如此类的理论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有利于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更有利于人民群众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19] 比如在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讲授过程中,第三讲的政治建设部分,经常会有学生在课间或课后提出,我国的五大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真的比西方政治制度更优越?因为在现实中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消极的问题,它们在被媒体报道后产生了无限放大的作用,但瑕不掩瑜,我们完全可以将制度的优越性与发展中的不足分离开来看待。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回避,比如经济发展的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品质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贫困人口还具有很大的比重;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社会管理和建设滞后,社会问题凸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还不是很强,思想政治教育尚显乏力,道德生长依然艰难;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日益增长,但生态文明的发展取向、生活方式依然只是星星之火等等。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已经对这个体制完善期设计出了总体的改革思路,如果协调、稳定地度过了结构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道德素质的提高,各种社会力量将得到有效整合,利益矛盾得到有效协调。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将是完善新体制。这个阶段就是一个深化完善、全面建设、体制定型的时期。我们已经有充足的理论和制度设计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要做的只是将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矛盾与问题分离开来,并给予合理科学的解释,再通过政策的宣讲,使学生看到国家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抓住世情变化的有利时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的斗争是长期而艰巨的,在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之下,当前有不少学者热衷于抄袭西方学术,传播他们的思想观念。在许多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被淡化、边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经验被忽视、冷落,西方思想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有些学者的研究,是用从西方搬来的理论讨论从西方找来的题目,根据西方学者的书本谈论他们在自己国家遇到的问题,同中国人民的实践不发生关系,还自以为这些才叫学术,才有学问。” [20]  他们只看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而忽略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矛盾的演变和进一步深化的事实,这是学术上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殊不知资本主义发展的“后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西方学术体系被“崇拜”的实践基础已经虚弱不堪,意识形态乃至学术思想斗争胜败的根本还是在于两种意识形态下国家综合国力的消长。

战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性与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调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跨国垄断资本家阶级的统治与世界范围内劳工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和突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演绎出各种新老危机。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和缓解的地步,当前持续不断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类经济危机就证明了这一点。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此后的次贷危机直至今天席卷欧美各国的政府债务危机,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多事之秋”的时代,这也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缓减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回旋余地在日渐缩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自信基本来源是对世界历史潮流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21] 而当前世情的变化,正好给我们的制度自信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脚。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前的危机困难的讲解,评价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帮助学生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起有力的话语体系。

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明确表达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民主法治和西方发达国家高水平生活的向往,我们既不应该刻意诋毁,也不需要回避,必须对这些做出深刻的评价,特别是要对其背后的缓减危机的动机给予有理有据的阐释,使学生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始终存在的基本规律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对于西方的某些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只要教师做出相应的符合科学原理的评述,即使不明确得出结论,在现实背景下,学生自己也会做出是非曲直的评判,学生自己形成的观点往往比老师的说教认同度更高。

五、多门课程联动,共同奠定四大自信的理论基础。

在高校中,“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必修课。“两课”的所有课程在指导思想上看是一致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第17号)文件中也强调指出:必须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就基本反映了这种思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师讲授,虽然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每位老师均有自己设计的授课思想,很难将几门课程的逻辑体系统一贯彻下去,结果就是各成体系,互不关联或者联系性松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理论根基需要多门课程协同作用才能奠定起来,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必须要从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灾难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寻找历史依据,这就要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在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必须要着力讨论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要客观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以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反映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性,避免“各自为战”,形不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个整体的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其本身是有其内在体系的,如果“忽视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整体把握和深度解读,难免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22] 多门课程的联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还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可迁移的情境,学生有机会应用之前所学内容的原理和知识,去认识和分析当下所学课程内容,不断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为学习迁移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良好的学习迁移条件有助于形成思政课的学习定势,这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教材内容看,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知识,而教材的篇幅有限,只能言简意赅,所以在教材内容上改进的余地不大;从教学方式看,虽然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在其它课程教学中效果显著,但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年年提却不见落实,原因还是在于改进的难度太大,教学成本太高,比如实践教学,参观几家工厂、搞几个社会调研并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所以改革的可能性很小。笔者认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键还是在于从学校到任课教师,在对待课程的态度上要转变观念,要真正意义上把课程当做一门具有科学体系的学科来看待,在学习和教学中讲求科学化,“必须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它的公信力” [23],这样才能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真正奠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大自信的思想基础。

 

注释:

[1]有人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顾此失彼,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容。不是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而是放在本末倒置做好 PPT 上,忘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二是照本宣科,没有讲出教材的精义。书上有几条就讲几条,教师没有科学的解读,没有理论的发挥,没有引人入胜的典型分析。三是平铺直叙,没有突出教材的重点。书上的内容大致都讲到了,但是未能给听者思想上留下几个有深刻印象的观点。四是无的放矢,没有问题意识。没有抓住思想理论领域一个时期以来关系社会历史走向、国家民族走向、思想道德走向的重要思潮、重要观点进行评析,或者没有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给予带引导性的分析。使听者感到理论只是书斋的学问,而感觉不到理论强大的生命力、说服力、战斗力。参见杨芳、阳黔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增强理论自觉、自信中的特殊作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如禤福英;《把”三个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高教论坛》2013年第02期,孙珊珊《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6期。

[3]理论主体是理论的人格化,具体可分为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非党员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普通党员和普通群众五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指在教学科研单位如各种公办民办高校、社会科学院、各级党校和军事院校等专职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宣讲、理论创作和应用但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的知识分子,其中也包括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参见刘希良、钟惠英《理论自信的构成要素论析》《前沿》2013 年第 7 期。

[4]2012年6月2日,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继续发挥工程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凝聚和培养能够担当大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始终是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人才和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一批学术功底扎实、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善于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的理论宣传名家,培养一批思想理论水平高、外语能力强、善于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的外向型理论人才”的建设目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匡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4-8 .

[4] 徐光明.江西:学者求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题[R].www.jyb.cn 2013年07月19日.

[5] 黄桂英、田克勤.中国共产党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历史经验[J].高校理论战线,2013(1) .

[6] 秦世成.以教师的理论自觉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J].北京教育(德育) ,2012(Z1) .

[7] 黄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重审视:依据、内涵和意义[J].实事求是,2013(2) .

[8] 刘芳、王喜国.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性及其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

[9] 朱西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体会[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1) .

[10] 李志义.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育,2013年(6) .

[11] 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n.2013年07月19日.

[12]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4-11/05/content_2180913.htm.

[13] 张建.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挑战与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3) .

[14]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M].内部资料,1995:293.

[15] 陈庆良、丁昭福.大学生心理学[M].内部资料,1995:73.

[16] 湖北社科界讨论理论自信[R].光明日报2013 年 4 月 17 日 (3 ) .

[17] 顾钰民.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

[18]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239.

[19] 黄明理、徐青.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J].理论探讨,2012(6) .

[20] 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

[21] 鲁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五大来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3) .

[22] 邹成林.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4) .

[23] 朱荣英.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依据、路径选择与实践意义[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