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首页部首页页页页当前位置: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首页
综合新闻 院系动态 青春校园 思政论坛 内大风采
  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雷立钧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使高校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2002年为80%,2003年为70%,2004年为73%。从数字看,除2004年就业率统计方法调整外,2001-2003年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如果按2004年以前的方法统计初次就业率,2004年全国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应在65%左右。实际上,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初呈下降趋势。
  2、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实际收入不高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值进行调查,上海地区本科毕业生预期月收入为2000-4000元,研究生为5000元以上,大部分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给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研究生为3000-4000元。内蒙古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内蒙古大学2005届毕业生期望的月收入进行网上调查,65.7%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后月收入应在1500元以上,而实际来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绝大多数提供给毕业生的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甚至几百元。
  3、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岗位存在错位现象,实际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现在,许多毕业生希望到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高薪部门或福利待遇较高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而这些岗位只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有限的岗位,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层次相对较低,在传统观念中不是大学毕业生应从事的岗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旅行社中的导游、星级酒店工作人员(必须从服务员干起),直接的管理岗位很少;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从供给看,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需求看,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框架。
  2、供求结构失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
  从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毕业生供求结构的失衡。由于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围绕市场来进行调适,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全国7000万名技术工人中,中、高级工只占40%,与发达国家83%的比例相差甚远,造成我国各行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据南京人事局2003年统计,南京市对工科毕业生需求约为1.3万人,但只有5900人签约,尚缺口7000人;二是社会的有限需求与高校的过多供给之间的矛盾。未就业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与其专业类似的人才一般已趋近或达到饱和的程度。教育部有关数据表明,近年在高校招生增长最快的十个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已全面下降,艺术类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3、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削弱了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一类产品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在短缺经济下,由于整个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对这类产品没有选择余地,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在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下,服务好、营销手段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更多的同类产品则出现滞销,最终这些企业被兼并或重组。高校毕业生是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的产品,许多高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非常相近,培养环节没有太大差异,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无太大差别,特别是文科类专业。这样,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地方高校、知名度不高的高校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出现就业难。
  4、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与市场定位之间存在差异性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分析,如果厂商把一种产品定位于高端产品,价位高,目标客户为收入较高的高端客户,而高端客户在选择这种产品时,认为从性能、质量、款式上不是自己期望的产品,最终会放弃选择,寻找同类替代品。结果,这种产品由于定位错误而出现滞销。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处于"精英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是"高档商品",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到"大众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向下延伸将成为必然趋势,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选择。但由于长期以来"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并未从心态上认为自己是"大众商品",就业期望值高,仍把目标岗位定位在高收入、高福利、高社会地位、高稳定性的"高端岗位"。结果,出现就业难。
  三、用经济学思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
  从全国部分省市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校、北京地区的高校中不管是名牌高校还是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从省级层面看,2004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的平均初次就业率高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西部省区近20个百分点。因此,在总体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经济,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引导高校理性应对市场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成熟,根据经济的周期变化适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得略显迟钝、滞后。近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在看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如盲目追求规模,千人大学变成万人大学,百亩校园变成千亩校园,出现了继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后的新一轮"圈地运动",最终出现重"产品生产"轻"产品销售"的"产品积压"现象;盲目上专业,追求大而全,专科类学校变成了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农科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文科类院校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针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防止出现高等教育的"通货膨胀",使高等教育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结构合理,健康发展。
  (三)高校要遵循市场规律,创"名牌产品"
  1、树立质量意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学环节。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在企业界传为佳话,产品质量好坏,生产阶段是关键。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作一种产品,其质量同样决定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生的竞争,学生质量的竞争,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满意,就业状况很好,这样的产品就是优质产品,否则就是伪劣产品。因此,高等学校要树立质量意识。在当前的招生体制下,原材料的选择上是相对被动的,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实施标准化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吸引一批优秀的师资。 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树立营销理念,重视"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
  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学校往往重视教学,忽视了对学校的宣传。 在"大众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对学校的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要树立营销意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对外宣传的层面,要按照市场规律组织营销,一方面要重视"产品"营销,即对学生(毕业生)的营销,创名牌产品。像企业一样,老产品有老产品的营销策略,新产品有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企业每推出一种新产品,都有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策略,让市场尽快认知,并让消费者选择它。高校必须树立产品营销意识,创名牌产品。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招聘汽车专业的毕业生,首选吉林工业大学,招聘道路与桥梁专业的毕业生,首选长安大学。汽车专业毕业生就是吉林工大的名牌产品,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生就是长安大学的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要重视品牌营销,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品牌的营销与管理,有的企业专门设有品牌管理部,负责品牌营销与管理,创知名品牌,创中国驰名商标,使品牌意识根植于消费者的心中。像买牛奶首选伊利、蒙牛品牌,买家电首选海尔品牌。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无意识的进行品牌选择,比如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要划定招聘区域,然后再确定招聘区域内的高校。如果招聘区域划定为东北、山东半岛、西北、西南地区,那么东北地区选择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半岛选择山东大学,西北地区选择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西南地区选择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一般情况下不选择其他的学校,这就是品牌效应。
  (四)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做到"有业则就"。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使毕业生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而言,进入了"大众化就业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了社会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灰领、蓝领工作,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就是明天高校发展的空间"。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在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2004(C)
浏览本页请使用800*600分辨率
E-mail:ndxcb@i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