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党委组织师生党员集体观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盛大时刻。

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冉冉升起,全体参会师生起立肃穆,共唱国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兵仪式上,战士们身如青松挺拔,战车如钢铁长城列阵,长安街的威武之师与屏幕前科研工作者炽热的目光交汇,大家全神贯注,心情随着阅兵式的推进而激动不已,当看到受阅官兵威武雄壮的英姿和新型武器装备的先进强大,民族自豪感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这场纪念大会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言。大家纷纷表示,此次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家实力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历史教育课,提醒我们科研工作同样是一场需要坚定信念与拼搏精神的漫长征程,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当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新时代高校师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纪念大会在师生中反响热烈:
1.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党委书记张智慧: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我观看了大会直播,好几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望历史,一代代革命先辈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换来了我辈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英雄的人民军队历经战火洗礼,一路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面向未来,我会将纪念大会精神切实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特色鲜明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2.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再望: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十分震撼和鼓舞人心。多种先进武器充分展示了祖国国防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长足进步,让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倍感自豪,也更加激发了我们对无数革命先辈的深情缅怀和对未来世界和平生活的殷切向往。
3.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思敏:
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宣示了中国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更照亮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成为驱动民族复兴的深层力量。抗战先辈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铮铮铁骨顽强抵抗外敌,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大义,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永载史册,并持续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以科技报国的初心。我将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突破的实际行动,潜心钻研、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4.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张慧敏:
从1945到2025,从浴血奋战到伟大复兴!八十载峥嵘岁月,永不磨灭的民族记忆。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场盛大而庄严的庆典,让我们深刻铭记过去的岁月,也让我们感受到未来的希望与力量。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珍惜,传承先辈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的坚定信念,珍惜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牺牲换来的和平岁月。这份和平,是历经苦难后的重生,是民族复兴的基石,需要我们以实干守护、以担当延续。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把“铭记—传承—珍惜—开创”的使命融入日常工作,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既以敬畏之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以实干之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立足岗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
5.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刘昱靖:
9月3日上午,我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庄严的礼炮响彻长空、威武的方队踏过广场、总书记深情的讲话回荡耳畔,每一个画面都直击心灵,每一句嘱托都振奋人心。80载岁月流转,但历史的刻度永远清晰。这场大会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精神的深情礼赞,更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强大实力与和平担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深刻懂得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会传递的精神力量,不应止于一时的感动,在未来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以实干担当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6.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刘颖: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正步声如惊雷般穿透云霄,受阅部队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无懈可击的阵列展示着国家的力量。凝视屏幕,那精确到毫秒的协同、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在一名高校教务工作者心中,激荡起的不仅是民族自豪的波澜,更有对自身职业使命的深沉回响。屏幕中的阅兵式会结束,但由之引发的思考已沉淀于心。我将带着这份由震撼转化为的平静决心,回到我的岗位。每一次精准的课程调度,每一次严谨的学籍审核,每一次与师生耐心的沟通,都将是我作为高校“阅兵方阵”一员的无声前行。我将以秩序为信仰,以使命为担当,在平凡而关键的教务岗位上,为教育之强国梦,走好我的每一步。
7.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范宪楷:
9月3日上午,我们集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当礼炮响彻云霄、国旗冉冉升起,当一个个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长安街,当新型武器装备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广场,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这句话掷地有声,道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当时,中国军队只能用步枪、大刀迎战侵略者的机枪、大炮,装备差距悬殊。八十年后的今天,东风-61、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歼-35A、歼-20S战机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受阅,展示着我国国防力量的跨越式发展。从前有多无奈,如今就有多自信。装备的迭代,终于告慰了时光深处的赤子之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站立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以青春之名创造新的历史。我专注研究的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2-50纳米规则孔道结构的功能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够为离子传输和电子传导提供理想通道。这类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正引发革命性变革,未来很可能应用于高性能军用储能设备中。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科研战场上同样需要。我们要扎根边疆科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为祖国科技发展砥砺奋斗。
8.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博士研究生王雪莹:
2025年9月3日上午,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通过直播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场盛大的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重纪念,更是新时代中国力量与精神的集中展现,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伟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作为学生的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阅兵式为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要提升能力、投身科研,在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力量;要增强责任、共筑和平,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9.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博士研究生晁翠芹: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怀着崇敬与激动,一大早,我便守在直播软件前,观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盛典。
当整齐的方阵迈着坚定步伐走过,听着那震撼人心的口号声,仿佛能看到先辈们在战火中浴血奋战的身影。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序展示,彰显着我国国防实力的飞速提升,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如今已拥有坚实力量捍卫和平。
作为博士生,我深知时代赋予的重任。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中,我会以阅兵将士为榜样,秉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攀学术高峰,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国家科技进步添砖加瓦,不负先辈热血,守护盛世安宁。
10.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硕士研究生端宇航:
这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步伐铿锵有力,嘹亮的口号震撼人心,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展现我们祖国的国防实力与民族自信。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缅怀,更是新时代奋进力量的集中体现,透过这场庄严而震撼的盛典,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盛来之不易,这背后不仅有无数先烈的牺牲与奉献,更有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作为一名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我深切意识到强大的国防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新材料、新工艺的突破。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研,以实际成果助力国防建设和国家发展。让青春与智慧在实验室中闪光,让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祖国的坚实力量,用专业所学为实现强国强军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