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正值内蒙古大学成立50周年,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通过系列庆祝活动,负责党委宣传部工作的我在各个方面又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张阿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随后,通过张阿泉先生,我有幸认识了文洁若先生。
文洁若是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的遗孀,同时也是著名的编辑、翻译家和作家。张阿泉先生时任内蒙古电视台《蔚蓝的故乡·顶级探访》栏目制片人,他率领专业团队早在2005年就开始采访内蒙古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并制成电视专访在内蒙古汉语卫视频道播出,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张阿泉先生还亲笔撰稿拍摄了内蒙古大学成立50周年的电视专题片,在内蒙古电视台播出后,进一步彰显了内蒙古大学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美誉度。张阿泉先生及其采编团队与内大党委宣传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当时,张阿泉先生便把文洁若先生想在我校建立萧乾纪念性馆所的意见转达到了校党委宣传部,并转来了文先生的亲笔信函和赠书。
我当时正担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2007年的一次读书座谈会,《顶级探访》栏目组专程从北京请来了文洁若先生,我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全程陪同文先生。期间,文洁若先生对我提起,萧乾作为蒙古族作家,生前曾数次来内蒙古,他还有过想横穿内蒙古自治区全境进行全面系统采访写作的翔实计划,但因1957年全国反右运动骤起而作罢。文先生又提起她想建立萧乾文学馆或纪念馆,征询我能否将此馆建在内蒙古大学,以完成萧乾先生叶落归根的愿望?我听后当即对文洁若先生表示说我自己会全力支持!据我了解,萧乾先生和我校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生前和我校蒙古语言文学系(今蒙古学学院)的老师们常有往来,其中巴·格日勒图教授曾把萧乾的作品翻译为蒙古文并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许多老师到北京必到萧乾先生家拜访;我校图书馆也有萧乾先生捐赠的不少书籍。我回到学校后,立即向校长和书记汇报了此事。校领导明确表示支持,特别是连辑校长,他本科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清楚萧乾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连辑校长问我建馆有地方没有?我说有,准备建在“建校初期教授住宅旧址”即十一号小二楼四套单元的其中一套,楼上楼下。连辑校长当即同意,叮嘱我一定要办好这件事。我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文洁若先生,文先生十分高兴!她确定了名称叫“萧乾文学馆”,并开始着手准备馆藏物品,还请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题写了馆名。文洁若先生当时已经年过80周岁,她不辞辛劳亲笔在每一本即将赠予文学馆的藏书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萧乾文学馆藏书”“萧乾、文洁若敬赠”,标明年月日,盖上萧乾、文洁若两方朱红印章。她还赠送了萧乾、文洁若藏书章各一枚,授权文学馆使用。萧乾先生一生所用物品包括床、柜子、书架、书桌、椅子、被褥、衣服、书籍、字画、手稿、相册、报摘本、健身器……文洁若先生都一一准备好,拟全部赠送给我校萧乾文学馆。
为了整理运输这些藏品,我们宣传部机关的三个人全力以赴。我在内蒙古大学调度接应,副部长白托娅和理论科长王彦军数次赴京帮助文洁若先生收拾物品,并负责联系物流公司装车运输。文先生对白托娅和王彦军说,除了部分书籍和生活用品留下她自用以外,能拿到内蒙古大学萧乾文学馆的物品可以全部拉走。为确保物品万无一失,王彦军亲自随车押运,和货车司机一起从北京连夜出发,风尘仆仆,顺利把赠品运到呼和浩特。到达内蒙古大学十一号小楼前已是次日,宣传部机关和校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及学生志愿者齐上手,小心翼翼地把满货箱的书籍和物品一件不落地搬进了干干净净的小楼——萧乾文学馆。
2008年,学校在原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李树新教授、副院长吴栓虎和王芳教授欣然同意和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共同管理萧乾文学馆,并将其纳为学院的研究基地之一;还同意接受了文洁若先生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转来的萧乾研究基金九万余元并在学校财务处设立专页管理。2008年4月18日,萧乾文学馆在内蒙古大学建校初期教授住宅旧址东2号正式揭牌开馆,文洁若先生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校长连辑为萧乾文学馆共同揭牌,来自北京、湖北、内蒙古教育界、文化界和新闻界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参观了萧乾文学馆。就这样,由张阿泉先生最早牵线、由我具体申报落实的“萧乾文学馆”永久落户到了内蒙古大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萧乾研究”的宝贵资料库和文献陈列基地。
作者简介
乔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后旗。1981年9月入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读书,1985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现为中共内蒙古大学机关党总支党政办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支部书记、内蒙古大学校史校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
(节选自《珠光湖韵》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