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区 > 珠光湖韵 > 正文

记忆中的内蒙古大学


1958年的春天,在北京梅竹胡同的家里,从父亲金启孮先生和客人们的谈话中,我第一次听到“内蒙古大学”这个名称,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成长就和内蒙古大学紧紧相连。这一年父亲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邀请,他和母亲带着我和襁褓中的妹妹,举家从北京来到刚刚成立的内蒙古大学任教,那时的内大除了主楼和几栋家属楼,周围都是农田,从新居窗户向西望去,大青山连绵不断,石头山上的小路清晰可见,到了夜晚甚至能够听到狼的叫声。白天上学的路上,看见土坯墙上用白石灰画着大大的圆圈,回家问妈妈,妈妈说那是用来吓唬狼的。

父亲到了学校就很忙,除了上班在家也忙,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操劳,我们来内蒙古前住在北京东单,生活很方便,到了这里却要用煤面和土拌起来烧土灶,封不好火第二天早上还要重新生。尤其不习惯的是一到冬天,只有土豆圆白菜,没有其他青菜。

父亲似乎没有太多关注这些,他心里只记得组织上希望尽快建立起蒙古史研究室,并希望父亲作为北京和内蒙古学术联系的桥梁。以后我才知道当年商调父亲到“内蒙古大学”的客人中有哈丰阿(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翁独健(蒙古史专家,时任北京市教育局长)、于北辰(时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等先生。

内蒙古大学不但注重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也很注重基础建设,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记得父亲利用出差和探亲的机会,多次从北京琉璃厂等地为图书馆采购一些难得的满蒙古籍图书。放假的时候,父亲也会从图书馆给我们借回来各种书籍阅读。像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科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都是那个时候阅读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停课期间,内大图书馆的书成了我们最好的老师,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内蒙古大学是多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的学生很多,尤其是蒙古族。有些学生还是从牧区招来的,进校时只会讲蒙语,文化和品德的教育难度可想而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金峰教授就是当年内蒙古大学第一届毕业生, 1962年8月5日《内蒙古日报》第一版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内蒙古大学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因为这是自治区第一所综合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所以特别受重视。文章中着重讲到蒙古族毕业生金峰的成长和进步,他的导师就是我的父亲金启孮先生。 1962年8月23日,金峰老师留校工作后又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恩师金启孮先生》记述了金启孮老师像慈父一样对学生关心爱护,时时处处都在鼓励教诲,是用蒙古文写的,也发表在《内蒙古日报》上,这两篇文章的发表距今已经有55年了,这些学生早已成为了教授,当了全国政协委员,也已成了耄耋老人,但是他们在纪念金启孮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缅怀父亲时,仍然是充满了感恩之情。

父亲来到内蒙古大学之时,正值“大跃进”“四清”“文化大革命”逐项政治运动接踵不断,父亲为学科建设提出的很多极宝贵的建议没有被重视,相反极“左”思潮的影响比比皆是。在此逆境中,他仍为历史系和蒙语专业开授蒙古古代史、清代蒙古史、明代蒙古史、厄鲁特蒙古史、清代蒙古史籍解题、蒙古科学史等课程,培养出了众多蒙古学英才,并在内蒙古大学招收了国内首批女真文研究生。他在研究蒙古史的同时继续从事女真和满学的研究。

呼和浩特的寺庙很多,但是当地对寺庙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父亲到内蒙古工作不久,就撰写了《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历史概述》(1959),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将其刊印为《呼和浩特文物古迹便览》(1963)一书,此书已成为研究、宣传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经典资料。呼和浩特公主府的公主,据民间传说排行第四,通称四公主。或又叫她海蚌公主,到底是谁?传说不一,先生通过公主来研究清王朝对蒙古羁縻政策,考证出呼和浩特公主府是海蚌公主即清圣祖的第六女恪靖公主,父亲说:“康熙帝为了羁縻业已归附的喀尔喀蒙古,就在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更进一步把他的女儿恪靖公主嫁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的孙子惇多布多尔济,试图通过和亲政策来巩固满、蒙封建统治者之间的联合,恪靖公主就是呼和浩特民间传说的海蚌公主”。

1961年,内蒙古大学邀请我的祖父,契丹女真文专家金光平先生(爱新觉罗恒煦)来校做“契丹大小字与女真大小字”的学术报告,随后《内蒙古大学学报》专刊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女真文字的专著《女真语言文字研究》(金光平、金启孮著,1964 );“文化大革命”后,文物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女真语言文字研究》(金光平、金启孮著,文物出版社,1980)。《女真文辞典》(金启孮著,文物出版社,1984)。正是这两部著作的出版,奠定了我国在国际女真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1962年,父亲深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以北三家子满族屯进行满学调查,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父亲克服重重困难,利用自己家学的深厚功力,准确地记录了当时仍然在使用的满族语言词汇,撰写出《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满族屯调查报告》一书。在世界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著名满学家,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乔万尼·斯达里在该书的德译本序言中曾这样评价:“……金启孮不仅把满洲尚存的满族村落公诸于世,而且抢救了不可避免地即将走向消亡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个功劳属于金启孮。他的著作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时代文献……”父亲以一位满族史学家的独特观点,对满族的历史与生活做出了全新的评价,挽救了被学术界认为早已不复存在的“活的满语”这一文化遗产。之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涌向三家子屯进行考察,使满学和满语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这是先生对我国乃至世界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巨大贡献。

父亲出身名门,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亲王永琪的七世孙,家学深厚、治学严谨。父亲以熟知满洲族、蒙古族历史掌故并通达满洲语、女真语、蒙古语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女真文、满学、蒙古学、文学、词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做出了开拓性的学术成果,成为历史学、民族学、古文字学界卓有成就的专家;是为中国学术史上独树一帜的学术大家。而他的许多重要成果都是在内蒙古大学完成的。

改革开放以后,内大的各个方面有了很大变化,专门盖了教授楼,父亲第一批搬进新居二层,记得对面住的是物理系的罗辽复教授,四楼是蒙古语专业陈乃雄教授,工作、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父亲在内蒙古大学招收了国内首批女真文研究生。当年的学生穆鸿利教授曾回忆道:“研究生的主打课女真文专题,金史专题,这都是金先生亲自给我们讲的,契丹小字是由陈乃雄先生讲的,他就从大金皇帝讲起,讲契丹小字过去被认为是女真大字;此外还给我们安排满语必学,巴达荣嘎先生给我们讲满语选读的时候,满文三国演义就是我们的教材。除了满文、契丹文之外,当时还学蒙古字韵百家姓,民族文字知识,至于其他的还给我们讲辽金考古,还领着我们去看女真字碑,此外日文给我们开了一个日文中级班,这对我们提高很大。古汉语、古文字学,让我们去听中文系的高年级选修课,提高我们的古文字学的水平,全面的给我们打下一个宽厚的基础,师恩不忘啊。”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满学研究开始兴起,满族人口最多的辽宁省首发其端。1982年,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创办以满族研究为重点的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辽宁省政府出面,特邀聘请时任内蒙古大学教授的金启孮先生到辽宁来创建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并为首任所长。父亲虽然对内蒙古大学恋恋不舍,内大领导也多次挽留,但最终还是以全局考虑,踏上了新的征程。

父亲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了25年,全身心投身蒙古学事业,为内蒙古大学清代蒙古史研究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生大部分著作涉及满蒙历史文化,迄今为止,都是研究生必读的文章和著作。《清代蒙古史札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是先生在内蒙古大学工作期间所做读书札记之一,内容不但有翔实丰富的蒙古史料,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更有风趣的清代满蒙掌故。该书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在蒙古史学界“人手一册”。内大蒙古学院研究生入学,每人都会获赠一本。

父亲对同志宽厚热心,朴实坦荡;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后学谆谆教导,诲人不倦,深得各界人士的敬仰。历年来曾多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等教研部门的嘉奖,为国务院颁发“为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漠南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是父亲的蒙古学论文集。《爱新觉罗氏三代阿尔泰学论集》(明善堂,2002年)则是祖父爱新觉罗恒煦(金光平)、父亲及父亲次女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教授三代学者的论文集,先生仙逝后,孙辈凯和秉承先人遗愿,将父亲的论文《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整理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中国摔跤史》(金启孮、凯和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摔跤史》是金启孮先生在研究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贡献时,选择的突破难点。“中国式摔跤”究竟起源于何时,它的流派如何,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发展如何,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摔跤运动有怎样的关系,至今还没有系统的著作问世。金启孮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始就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版本、各种史书、民间笔记杂著中的各种记载中寻找摘抄关于“摔跤”的只言片语、点滴史料,然后集腋成裘,历经几十年研究,理出了中国式摔跤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实非大家之所不能。《中国摔跤史》就是这样一部先生携孙辈共同完成的,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史实之作。

2014年4月10日,在金启孮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做主旨发言,他深情地说:“我觉得我非常荣幸做了这么一个伟大学者的学生,然后我又从老师那边获得了那么多的教诲,受用一生,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先生的学术研究成就卓著,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开创的内蒙古大学蒙古史这个学科里面的清代蒙古史这个学科的建设,今天我们内蒙古大学清代蒙古史是越做越大,它的奠基人就是金启孮先生。”

其实,我记忆中的内蒙古大学,就是记忆中的父亲,父亲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得各界人士的敬仰,是我们后辈永远的楷模。先生一生在女真学、满蒙学领域获得最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界称先生为“女真巨星,满学泰斗”。我作为他的女儿,感到无比的骄傲。如今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的是,我们继续在女真学、满蒙学领域承前启后,做出成绩,这一切也是和内蒙古大学对我们的影响分不开的。

今逢内蒙古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我用女真文书写了“毕大功业”条幅,敬献给我们父辈曾经工作过生活过奉献过的内蒙古大学。


作者简介

金适,金启孮先生长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节选自《珠光湖韵》第三集)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