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区 > 珠光湖韵 > 正文

内大,我永远都是您的孩子 ——纪念内蒙古大学建校60周年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时值初春。四月的内大逐渐有了绿意,桃李湖早已解冻,冰封了一个寒冬的湖水也开始随风漾起层层绿波。理工楼前的草坪,黄中带绿,绿中带黄,新绿的嫩芽颇有一番澎湃之势。草坪里的松树,依然如往常一样压低了翠枝,亲吻着内大学子的额头。在这晴朗明媚的时节,时而还会听见麻雀的叽喳声,时而也会看见零星或结对的喜鹊落入新绿的草坪,每有行人路过,它们便展翅移步些许,又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初春的内大,虽绿意乍现,但仍然春寒料峭。漫步其中,思绪万千。每一阵风过,夹杂着往事的回忆,迎面拂来,而又如风一般,随风飘逝。走在桃李湖边,水面上倒映着湖心小岛,微风吹过,湖面水波涟涟;望着一圈圈水波向远处漂去,我的思绪也随着水波在记忆的湖心荡起了层层涟漪。

时常感叹这几年的孤独与挫折磨砺了过去那个“青葱”少年,但回想起在内大度过的那段孤寂而隐忍的岁月,我想我是幸运的。从南校区遇见的那些“今生最美丽的风景”,到桃李湖倒映出的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我用了五年的时间体会了完整的内大,也同样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真正地融入了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

依稀记得那一年的九月,伴着凉爽秋风,我只身来到呼和浩特,这座青色的城,是我真正成长的起点。当我从创业学院走入内大南校区时,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宿舍楼和篮球场,以及毗邻篮球场的大草坪。初秋的草坪依然如夏至时一样翠绿,草坪里的喷灌设备喷洒着水雾,透过水雾我看见了一个个彩虹盛开在草坪上。草坪边缘有一座小房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也许是南校区里每个人记忆里最美的地方吧,也不知道房子背面印着一句能够刻在回忆里的话。

自从毕业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回到南校区,有时会问问老师南校区的现状,有时也会闭目回想记忆里的南校区。每每闭上眼睛,脑海里首先浮现出那座高大的砖红色的主楼,主楼东西两侧分别连接着四层高的东辅楼和西辅楼。每当太阳初升,阳光照在西辅楼的玻璃墙上,随即折射到东辅楼,时常感觉东、西辅楼就像一对情侣,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就这样遥相辉映,深情凝望。主楼前面有一片开阔的条形广场,主楼与条形广场形成校园的中轴线。而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等一系列的建筑分别坐落于中轴线两侧。就这样,校园如同一幅画卷,从中轴线向两侧延伸开来。而在内大南校区的回忆也会随着画卷的展开,跃然纸上,升腾翻滚,迎面扑来。

说起在南校区生活的那段时光,最无法忘怀的是体育馆三楼的羽毛球场。我在那里留下了无数汗水,带走了诸多回忆,遇见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数年以后,校园里那些风景、暗恋过的女生和铁子们做过的傻事,也许都会随着岁月开始变得模糊,分不清真与假,但在球场上练过的步伐、打过的比赛以及可爱的球友们,都会随着流水的华年一遍又一遍地温习,愈加清晰明了。

如今还记得,毕业和球友聚会时喝醉了,结伴而归,踉跄而行不知归处,最终跌倒在路边的草坪上。闻着路边的草香,试着睁开眼,眼前被路灯镀了一层蒙蒙的橘色,侧头躲避,一座小房子挡住了视线,那墙上印着的字赫然映入眼帘:

       “在内大遇见你,

                      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风景”

于是,毕业时的情绪随眼泪一泻而出,也许是为腹内草莽而难过,也许是为带不走的青春而遗憾,也许是四年的回忆一下袭来把我呛出了眼泪,总之,眼泪夺眶而出直到那句话变得模糊不清。回忆起这些往事,一切都恍如隔世,那橘黄的灯光,那随风而来的草香,那球友喃喃而语,都是那么真切。

若不是考研没有被心目中的学校录取,我对内大的回忆也会在这里画上句点,与内大也就如此擦肩而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考研的失利让我遇见了更加完整的内大,也遇见了更优秀的自己。这一年,我扎根于内大本部,就像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就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而在内大本部的日子,每一天都是闻鸡起舞的日子。

理工楼前的松树压低了翠枝,连成一片,为莘莘学子撑起一片树荫。成吉思汗骑着骏马,手中苏勒德高举,直通蔚蓝的腾格里。翠绿的桃李湖,倒映着腾格里,也倒映出无数寒窗与闺阁。记得复习时,总喜欢坐在窗边,夏夜微风拂过,让我想起汪国真的诗句,“雨还会下,雪还会落,树叶还会沙沙响”,继而想起舒婷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转而好奇内大的一颦一笑会不会隐藏在这草木之间,喜怒哀乐会不会幻化在风雨雷电之中呢?

还记得考研出成绩的前一天晚上,一个人骑着单车在内大本部里慢行,向每一座我待过的教学楼致敬,从主楼东侧破旧的考研自习室到经管学院的开水房,从研楼的无课教室到桃李湖旁的图书馆,都曾留下过我急匆匆的脚步。感谢内大的哺育,感谢内大的无私与开放,感谢内大用她宽阔的胸襟接纳了一个又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而我终究还是内大的孩子,是孩子就会有离开父母远行的那一天。当我即将远行时,内大如所有的父母一样,放手让孩子去翱翔。当我骑车走出校门准备离开时,眼前浮现出当初大一时母亲送我离开家门时的情景,这是何等的相似,只不过内大是用她无言的祝福为我送行。

如今我已被一所“985”高校录取,心情也舒畅了许多。但在内大的五年时光里,经历的人、事、物,让我想起了汪国真的诗,“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当我在挫折的花丛中迷路时,内大更像是我的哥哥,像孙少平,像保尔,当我瘫坐着抬起头,他们微笑着向我伸出手。他们说,“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夏秋冬”。他们告诉我,当“看到大海的时候,会舒心地笑”。是啊,可是,我不知道,当我们想笑的时候,会不会,却是,潸然泪下。

五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内大遇见过自暴自弃,遇见过偏见与憎恨,遇见过挫折与孤独,正是这些,如今让我遇见了那么多良师益友,遇见了更优秀的自己,也遇见了真正的内大。当初我轻轻地来,如今我轻轻地走,多想潇洒地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我做不到。那蔚蓝的腾格里,偶尔投影在我的波心;母校八字校训,早已深深地刻入我的骨子里。即便是那皑皑白雪,夏夜的微风,还有那湖面的绿波,都已沉淀在我深夜的梦里。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跟内大道别,带着这些彩虹般的梦,继续前行!

但,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内大,我永远都是您的孩子!

再见了,我的大学!

再见了,我的内大!


作者简介

鲁家祺,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2015年毕业。现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节选自《珠光湖韵》第三集)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