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母校内大校园里的景象:有人会想起静谧的桃李湖,有人会想起那雨后发出苦苦香味的丁香树,也有人会想起那婉若一片粉云的凤尾花潮,而我独独想起那片操场边上的杨树林。
这杨树林紧挨着满都海公园的墙里,在图书馆与操场中间地带,每天早晨体育老师会组织晨练,师生们在开始长跑或者打球之前,往往在这里先做预备动作。 以前都是在体育委员的组织下去跑步,而偶有一个周日的早晨,我独自一人来到操场上,在这片小树林里有一些感悟,当时还写了一篇《清晨鸟》的文章,发表在了内蒙古大学的校刊上:
朝晖普照在操场上,三面环树,绿的草坪上水珠闪闪,让人觉得大自然似乎一夜间洗了个冷水澡,一切都干净明丽,开阔的操场已有人奔跑。向西望去,桃李湖碧波闪耀,图书馆大楼高高耸立。
而直直走来,自然而然就向这片小树林走去。这小树林很小,多说有一百多棵树,树是杨树,干直且高立。绿林被淡淡的晨霭笼罩,太阳的光圈轮轮扩散,红的,黄的,交相辉映,似乎要拨去这些雾气。
老远就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初以为噪,近听则不然,声音好脆啊!
走进树林,感到荫翳潮湿,树干的中部被阳光照得橘红。地上有微青的一层小草抑或是青苔,被树影打出一道道横格,人走在这横格上,有一种分外的清爽。
随着人走,阳光在林间或明或暗,树叶被照得透了明,绿黄,让人真想摘下一片含在嘴里,尝尝这一夜间到来的初夏到底是什么滋味。还别说,儿时目光里的第一片树枝却是用来做口哨的,折一段杨树的斜枝,揉软了嫩枝的皮,抽出里面的杆,一吹,哨音嗖的一下钻出树林,这标志着哨儿做成了,喊你吃饭的妈妈也知道你在哪里玩了,而嘴上也随之留下了绿叶的味觉记忆。
黄绿黄绿的杨树叶片在撑开,在绽放,喳喳的鸟叫声就像这新乍开的叶片,一簇一簇地被阳光击中,飘落在这早来晨练者的头上,我仰起头来,如同花浇水般尽情被这满眼的鸟声所浸润,偶有一滴叶片上的积雨随风滴到脸上,突然觉得这林间的鸟叫如清新的露滴一样是如此甘甜。
在林间,抬头看去,枝叶交接,绿叶与绿天相映,明媚悦目,然而你虽然觉得鸟就是在头上,可你却难寻到它,让人几乎错觉,是哪片树叶而不是哪只鸟在鸣啭,这鸟的合奏再加上树林中绿叶的沙沙声,多像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森林交响曲,婉转、回环、飞流、纷繁而不乏主旋律,生动、光明、富丽而又绚烂。这声音以全清新扑入你的心,在全清新陶冶你的魂,以你从没有听过的只有塞外高原上才有清脆的音质,以你从没有领受过的奔放又热情的主题。
太阳升上来一些,我停下来靠在树边仔细聆听,那百鸟的争鸣却一阵比一阵热闹,似乎在人们的头上争抢着发布今朝最好的消息,而多数人并没有来得及翻译。
此时,这串串的阳光,这美妙的音流形成了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树林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打太极拳,有终生把学生视为儿女的教授夫妻在款款散步步态优雅,有致力于成为蒙古族歌手的少女在练长调,还有一位年轻人在弹奏吉他,好像他还在低吟着台湾歌手齐秦的《大约在冬季》。
啊,我赞美你,清晨鸟。是你让我看到了这清新的一切,这普通而亲切的校园一景。
清晨鸟,你给我带来力量,带来了光明的形象。你不因你的渺小而不去歌唱,你不因疲倦而屈从于昏睡。
清晨鸟,不管人们是否感受到,你总是始终如一地歌唱,每天早晨都成群地早早地君临在这里,给弱者、给苍老者、给抑郁顿挫者以亲切的安慰,让人们埋葬世俗,告别旧我,振动起人们崭新的节拍。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有这会儿,只有在这里,你才感到不是书里读到而是感悟到。
在清晨鸟的陪伴声中锻炼之后,脚轻快了,眉飞动了,面容舒展地我回宿舍了,一天的读书生活都变得非常充实。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读此文章,依然是怦然心动,想必当时是遇到一些小挫折才写此文以自励的,但读起来,内大小树林里群鸟的叫声犹在耳边,青春的喷薄之气扑面而来。
是的,就是那个早上,那篇文章后,从此我迷上自觉地早起,用建筑力工的心态从事文学创作。记得那时候的同学不但喜欢读书,还喜欢抄书,我抄过《平凡的世界》《静静的顿河》等名著的精彩段落,大概来自乡镇中学的我们缺书缺怕了,只有拼命读书且抄书,才能满足对知识的温饱感。
早起一天就有一天的功效,从那个早上起,我保留了早起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总是通过支配清晨来耕耘自己的爱好。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不只是早起,还有从自然中领受审美与感悟人生,可能我对自然文学的热爱正是从这一清晨所开始的。人生之勤奋、习惯、审美、趣味,竟然多是在母校时肇始的,这是我回忆母校的生活时所意外发现的。
母校是培育我们的花园,她的一草一木也是解读我们人生的钥匙。让我们在中年继续洞察并掌控一生的方向感。
记得当年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优异,本来是照着更高的目标考学的,拿着内大的录取通知书后还想复读高中再考更高的名校,是妈妈拿着笤帚疙瘩撵着来到内大的,现在想想真是大可不必。
工作多年之后,想想内大校园里的那片小树林实在太小了,文章里说的百鸟实在是勉强,那可能是一些很普通的小鸟。后来通过青城山上的鸟鸣感受到幽静,通过动物园里的鹦鹉感受到伶俐,但再没有听到哪里的鸟叫声比母校操场上那种穿林透绿的鸟叫声更加动听。
多年没有回校园里走走了,不知那片小树林,是否安在?
作者简介
张汉明,内蒙古大学汉语系1988级学生。现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品牌包装组长、制片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克什克腾体验》《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图书。
(节选自《珠光湖韵》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