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彦青及其著作《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

 

米彦青,2006年自苏州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内蒙古大学,2008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被评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2010年晋升教授,201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在近十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中,主讲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数门,成就突出,2012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坛新秀”。与此同时,科研成就更为突出,致力于家族文学、地域文学、接受美学的研究,近些年尤其专注于清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的研究。已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处出版专著6部(独著3部,主编2部,参编1部),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古籍整理项目、内蒙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五项,现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后荣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及优秀奖共三次,获评为2013年内蒙古高校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2013年内蒙古“草原英才”。并担任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理事和中国词学会理事。

一等奖获得者  米彦青

获奖成果

著作《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清代蒙古族学者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相当可观的,而他们的汉语韵文作品中体现出的对唐诗的接受,是与其生活时代的诗坛导向有着密切关联的。本书在对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唐诗接受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的整体风貌考镜源流,对跨文体的唐诗接受做出新的探索。书中以时空为经纬,将不同历史时期中或同家族或同地域的诗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归纳分析,着意强调了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在其间的重要性,并就此做了陈述。同时,按照时代顺序依次论述代表性个体诗人的唐诗接受状况。本书是对跨民族跨文体的文学接受美学研究的有益探索,必将对沟通多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选题的科学性及意义,研究难度,资料收集情况及价值大小,理论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学科建设和实际工作的贡献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综合比较等

本书突破了以往对个体蒙古族诗人接受唐诗研究的局限,转向对清代蒙古族文人汉语韵文创作群体的唐诗接受研究,对蒲松龄、梦麟、博明、法式善家族、和瑛家族、明安后裔诗人群、道咸诗人群、柏葰家族、恭钊家族、八旗驻防诗人群、延清、柏春、三多、升允、那逊兰保、旺都特纳木吉勒家族等诸多重要的诗人和诗人群体的唐诗接受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成堃、锡钧、同裕、荣庆、博迪苏等汉诗创作较少、且尚未被学人充分注意的蒙古族诗人的唐诗接受也给予一定的概述,对恭钊、来秀、三多等进行词、赋类韵文创作的文人的唐诗接受也有所关注,进而较为完整地再现了清代蒙古族文人汉语韵文创作接受唐诗的全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深入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蒙汉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文学融合的过程。该著作从宏观上阐述了清代蒙古族文人群体接受唐诗的家族性特色,涉及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规模、文学家族的文化教育及科举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的基本特征等,归纳了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在唐诗影响下形成的共同诗风,如法式善家族诗作的清新自然、和瑛家族诗作的雍容娴雅、柏葰家族诗作的沉郁绮丽等。在强调地域和家族文化对蒙古族诗人接受唐诗的重要性的同时,也细致地分析了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诗人对唐诗接受的情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阐述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为蒙古族汉诗创作学习唐诗提供的最广泛的可能。本书对于蒙汉文学交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2016 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及研究”的重要支撑材料。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