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白音,博士,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组成员。自治区“草原英才”、“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带领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自治区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敬业道德模范。享受国务院特贴。多年来专注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艺学、宗教学等专业领域里招收培养6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学术著作《〈占布拉道尔吉传〉研究》、《松巴堪布诗学研究》等曾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古族藏文典籍挖掘、整理与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的子课题《蒙古族佛教文学史》等。
一等奖获得者 额尔敦白音
获奖成果
著作《贡嘎坚赞<智者入门>与阿旺丹达<嘉言日光>比较研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所有作者
额尔敦白音,树林,赵秀英,王小琴,敖登其木格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藏族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的《智者入门》和蒙古族高僧阿拉善拉然巴•阿旺丹达的《嘉言日光》两部著作的比较研究,探析出“讲经”、“辩论”、“著作”三功德理论方面的异同点,阐释了其继承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梳理出各自的诗学理论特点。著作由导论、三章内容和附录组成。
导论部分论述文化交流中的蒙藏诗学发展概况,简要介绍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和阿拉善拉然巴·阿旺丹达的著作及其研究情况。指出藏族诗学在印度文学理论著作《诗镜论》的影响下得到发展,涌现出了诸多《诗镜》理论性著作和理论家。蒙古族诗学在印度《诗镜》和藏族诗镜理论的影响下也取得显著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多诗学理论家。蒙藏诗学家创建了各自的诗学体系。虽然他们诗学理论是在《诗镜论》理论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也有各自的创新和本土化。
第一章是萨迦班智达和阿拉善拉然巴创作思想比较研究。通过翻译,比较研究发现,萨迦班智达《智者入门》形成了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创作规则、创作的语言基础、诗歌九种形态、关于《诗镜》的一些创新性观点、庄严论、讲经和辩论理论中蕴含的诗学思想等为内容的诗学体系。阿拉善拉然巴创作论,由作家的本领、创作的文类体裁、创作规则方法、在“讲经”“辩论”理论中蕴含的创作论思想等组成。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萨迦班智达对阿拉善拉然巴创作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阿拉善拉然巴有其自己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观点。
第二章是萨迦班智达和阿拉善拉然巴讲经思想的比较研究。萨迦班智达的讲经思想是由讲经三要素、如何讲授和听讲、讲授的内容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讲经的三要素指的是讲授的经师、听讲的徒弟、讲经用的经文。讲授的经师在讲经中最重要的,因为他要给徒弟或听受者传授佛法,引导他们理解佛法,传承佛法,开启智慧之门,解脱众生的苦难。因此萨迦班智达提出经师要达到“清净”、“聪慧”、“利他”三个条件,这也是身、言、心三个方面的要求。讲授的内容是从五个方面,即事情义、概括义、词义、介词义、辩论义组成。而阿拉善拉然巴讲经思想是由讲经者、讲授的经文、如何讲经的规则形成。主要框架与萨迦班智达基本一致。但各有侧重点。萨迦班智达是藏族因明学理论的奠基者,阿旺丹达不仅继承萨迦班智达的基本讲经思想,也创造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是萨迦班智达和阿拉善拉然巴辩论思想的比较研究。《智者入门》详细论述了辩经时的预备工作、辩经过程和结尾。《嘉言日光》也解释了辩经时具备立宗者、对辩者和裁判者等三方人士的必备条件,如:论辩双方需具足三要素:即智慧具足,心机成熟,通晓经论。萨迦班智达的《智者入门》囊括了因明基础知识,规范了当时藏区的辩经制度,而阿旺丹达的《嘉言日光》发扬了萨迦班智达的因明思想,使因明思想和创作论思想更加完美和经典。
通过比较发现,萨迦班智达是藏族辩论思想和辩论规范的奠基者,他是在继承陈那《集量论》和法称《释量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因明思想和辩论思想,比萨迦班智达晚五百多年的阿旺丹达借鉴陈那和法称的思想,吸收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和《智者入门》及其他学者的有关理论,发展了辩论思想。附录是萨迦班智达《智者入门》和阿拉善拉然巴《嘉言日光》著作部分的翻译稿。
选题的科学性及意义,研究难度,资料收集情况及价值大小
理论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学科建设和实际工作的贡献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综合比较等。
从13世纪开始,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蒙古族学者和藏族学者一致认为“讲经”(演讲)、“辩论”(答辩)、“著作”(创作)三功德是智者必须具备的立身之本,缺一不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蒙古族和藏族有识之士坚忍不拔,发展了两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和诗学理论体系。其中藏族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和蒙古族高僧阿拉善拉然巴·阿旺丹达做出了重要贡献。萨迦班智达的《智者入门》和阿拉善拉然巴《嘉言日光》两部著作是其代表著作。但是两部著作都以古代藏文而著,且内容关系到印度和西藏佛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延误了深入研究和利用开发。本课题组成员们克服了古代藏文的难关,将两部著作翻译成蒙古文以后详细比较研究,探析出两位作者的“讲经”、“辩论”、“著作”三功德理论方面的异同点,阐释了其继承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梳理出各自的诗学理论特点。这对于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尤其对蒙古族诗学体系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