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规律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要求和丰富内涵,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和高度凝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办下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按着中央的文件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既包括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也包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之中。高校,处于国民教育的高端,在高校进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当属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实践意义

第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交锋愈益凸显,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凭借其媒体和文化产业的优势,竭力推销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削弱甚至取代别国民族文化。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第二,是当前国家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国家安全阵地的前沿,以内蒙古大学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前沿。两个前沿的存在,加之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性、特殊的对象、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特殊的风俗习惯,决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现出特殊的使命和特征,任务也更加复杂、更为艰巨。

(二)理论意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和特殊路径,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民族地区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方式、社会信仰、民族心理乃至于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诸多文化特质,更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更加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理论更有深意。深入回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征分析

为详细了解和把握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特征,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面向全区主要高校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在全区十所高校(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等展开,调查问卷涵盖了内蒙古在自治区211重点大学、本科重点大学、民族类代表性大学、理工农医类大学以及高职高专类大学,同时,调查问卷的受众主要是针对在校生各个年级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教学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展开。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8份,有效回收比占94.9%,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使我们对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现状和规律性特征有了一定了解。总体来说,从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在对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上体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如下现状特征:

(一)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重要地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面对“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的发展来说重要吗?”这一问题时,近八成(77.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要”和“重要”,其中选择“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同学分别占9.4%和68.5%。只有10%选择了“不重要”。(见表1)

 

1 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的发展来说重要吗?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非常重要

178

9.4

重要

1300

68.5

一般

230

12.1

不重要

190

10.0

总计

1898

100%

 

在面对“你认为我们有必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这一问题时,有近九成(87.9%)的人选择“非常有必要”(19.4%)和“有必要”(68.5%),而选择“没有必要,作用不大”的人只占12.1%。(见表12)

2 你认为我们有必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非常有必要

368

19.4

有必要

1300

68.5

没有必要,作用不大

230

12.1

总计

1898

100%

 

由表1和表2可见,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均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在面对“你更喜欢哪些节日”这一问题时,我们看到,大学生们喜欢的节日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最受欢迎,排在第一位(93%),排在第二三位的依然是中国的节日,分别是端午节(88%)、中国其他传统节日(80%),而西方的情人节(79%)、圣诞节(57%)和其他西方节日(33%)分别列4、5、6位,由此可见,虽然近些年面临洋节日的冲击,但我国的传统节日在高校学生们心中占有很重要位置。(见表3)

3 你喜欢的节日有哪些?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春节

        1765

93

圣诞节

1082

57

端午节

1670

88

情人节

1499

79

其他西方节日

626

33

其他中国节日

1518

80

 

在面对“你认为在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潮流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影响吗?”这一问题时,大学生们有56.1%的人选择“没什么影响”,有24.5%的人选择“有一定影响”,只有19.4%的人选择“影响非常大”。可见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文化依然是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4 你认为外来文化的进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影响吗?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影响非常大

368

19.4

有一定影响

465

24.5

没什么影响

1065

56.1

总计

1898

100%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程度较好积极向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心目中的接受程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广大高校在校学生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并能够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在面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这一判断时,选择“赞同”的大学生占到85.6%,选择“基本赞同”的占11.4%,而选择“不赞同”的仅占3%。(见表5)

5 大学生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判断的态度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赞同

368

85.6

基本赞同

465

11.4

不赞同

1065

3

总计

1898

100%

 

在面对“我会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一判断时,有88.3%的同学选择“赞同”,有10.1%的同学选择“基本赞同”,只有1.6的同学选择“不赞同”。(见表6 )可见,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大多数从内心已经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的从内心已经开始默认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行为规范的影响。

 

6 大学生对“我会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的态度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赞同

368

88.3

基本赞同

465

10.1

不赞同

1065

1.6

总计

1898

100%

 

通过对数据进一步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基本正确,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较高。体现为在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意义重大”这一判断时,大一学生群体持“赞同”态度的占88.2%,“持观望态度的”占8.3%,“认为”没有意义”的仅占3.5% 。大二学生群体中中,“赞同”意义重大判断的高达91.5%,“持观望态度的”占7.5%,认为“没有意义的”仅占1%。而同样的数据在大三学生群体中分别是91.1%、7.3%、1.6%,大四学生群体中分别是90.8% 、6.9% 、2.3%。(见表7)

 

7 大学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意义重大”观点的认知态度(单位:%

赞同

观望

没有意义

%

大一

88.2

8.3

3.5

100

大二

91.5

7.5

1.0

100

大三

91.1

7.3

1.6

100

大四

90.8

6.9

2.3

100

 

由以上数据可见,民族地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效果显著,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内化程度较好,主流意识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四)大学生群体国家认同感较高,社会奉献意识较强烈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普遍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他们对个人层面的价值实现要以较为清晰。在面对“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才能体现国家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时,有超过九成(98.7%)的大学生持“赞同”(88.4%)和“基本赞同”(10.3%)态度,只有1.3%的同学持“不赞同”态度,体现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绝大多数人能可接和体会到国家强大对于社会、人民发展的重大意义。(见表8)

 

8 大学生对“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才能体现国家存在的意义”判断的态度

选项

频率

有效百分比%

赞同

1678

88.4

基本赞同

195

10.3

不赞同

25

1.3

总计

1898

100%

 

经过进一步对各年级大学生群体交叉分析显示,在面对“大学生应不应该回报和奉献社会”这一问题时,大学一年级群体中有89.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回报和奉献社会,有8.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有2.5%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同一问题在大学二年级群体中,有91.5%的同学认为应该回报和奉献社会,7.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仅有1%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同样的问题在大学三年级群体和大学四年级群体中反馈的对应数据分别是91.1%、7.3%、1.6%和90.8%、6.9%和2.3%。以上数据反应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强烈的奉献社会意识。(见表9)

 

9样本学生对“大学生应不应该回报和奉献社会”判断的认知态度

应该

无所谓

没有必要

%

大一

89.2

8.3

2.5

100

大二

91.5

7.5

1.0

100

大三

91.1

7.3

1.6

100

大四

90.8

6.9

2.3

100

 

三、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规律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培养和践行受到一定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出一定规律性的特征。内蒙古高校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的相对落后和不稳定、历史因素和民族宗教文化等客观条件,给自治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点。

(一)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地域特征

民族地区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一般来讲,包括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从地域特征来看,民族地区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呈多山地、多高原、多盆地特征,既有世界屋脊,也有世界上最低的盆地,这构成了民族地区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相比于其他地区而言,民族地区大都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而且民族地区多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幅员辽阔,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相距甚远,比方说东北的少数民族和西南的少数民族之间由于间隔太远,联系甚少,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些少数民族之间,虽说是邻居,但是由于地域宽广,交通不便,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有的民族虽然在同一个地区,但纵横千里,相互接触也并非易事。这样就造成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距离上的地域差别。

民族地区的地域性特征还表现在其气候条件差异极大,可谓千差万别,我国民族地区横跨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带,气候环境同样对民族的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民族性格等特质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民族地区的经济模式也是民族地区地域性的显著标志。如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的大部是以牧业为主,而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少数民族多以种植业为主,海南沿海地区多以渔业为主。这种经济模式的不同,构成了民族地区地域性的内容。民族地区的地域性特征,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民族性格等特质有一定的影响,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产生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分析、解决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在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这是自治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瓶颈

民族地区虽然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低,但是其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民族宗教问题相当复杂敏感的特殊因素制约。在我国各主要宗教中,佛教、伊斯兰教信徒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区,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几乎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文化。不仅如此,也有不同的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同一个民族信仰几种不同的宗教,而且各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较大,甚至存在宗教冲突现象。

各种宗教意识、宗教思想、宗教教规、宗教教义等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态势。同时,宗教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民族的宗教传统习惯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甚至把宗教生活和民族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了民族习俗。在这里,宗教不仅仅是信仰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境外敌对势力重点渗透的地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敌对势力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宣传狭隘的民族主义,千方百计插手我国民族地区的矛盾与纠纷,鼓动、唆使少数民族独立,培养和拉拢民族分裂势力,从事分裂活动,外部势力与内部民族问题的共振引发的矛盾时有所闻。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祖国北部和西部,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内,交错居住着蒙汉回满朝、“三少民族”等55个民族。特别是内蒙古毗邻俄、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蒙古民族跨界而居,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大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和渗透、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化和挑动、宗教活动以及邪教问题等所引发的矛盾和摩擦事件在增多。

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自治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多元与统一的问题,一元主导、多元并存这个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应该说更为突出,所以说这个特殊影响因素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瓶颈,也是一切涉及民族问题的最棘手的难题。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富民与强省矛盾相对突出,直接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成效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族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以资源和投资拉动来实现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并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民族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其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根据近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各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指数排名中,民族地区五自治区和三省份的排名均靠后。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我国有七大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有五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应该看到“快”的代价,民族地区的快速增长基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单位GDP能耗和产生的污染比东部发达地区平均要高,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民族地区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是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从西到东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是全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从现有情况来看,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的62.5%,重度和极重度占36.7%。其生态状况,关系到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由于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要素息息相关,近些年来,随着资源开发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消耗、高污染的低层次、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矿产资源的过度需求和开发利用,加之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造成了严峻的生态问题,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治安问题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二是富民与强省的矛盾仍然突出。近些年来,民族地区尽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全国各省区的GDP排名中越来越靠前,比方说,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15万美元,排名居全国前列。然而,相比于全国其他省份,民族地区富民与强省(区)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加之民族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知识水平低下,文盲和半文盲现象严重,因而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同样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有关资料显示:内蒙古收入分配结构中,政府和企业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镇在岗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富民指标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相差601元和785元,而且各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量远远大于农牧民收入增量;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

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周刊》旗下的中国经济研究院连续多年推出“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幸福指数’)排名”。这项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情况。分析排名情况,近6年位列倒数前三位的省份均为民族地区。不仅如此,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治安问题明显增多。

(四)认识学生主体自身特殊性,促进个性向共性转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实现路径

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既有共性问题要解决,也有个性问题要解决。

一是语言的诠释要有民族特点。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关注到的一个现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政治思想的认同机制、心理逻辑、习惯想法均与汉族不同,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诠释性的语言如何使用,以使得一种或多种民族语言与汉语相互贯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需要研究的。

二是语言的表达要通俗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是简单的阅读教科书,而是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从大众生活的角度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来回答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这就对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形式的多样化。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这就不可能指望用某种统一的模式或方法来达到预先设计的效果。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大众化就要把理论宣传与各种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通过影响大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文化元素,融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大家在潜移默化地产生认同感。

四是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自身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自己要及时更新观念、洞察社会、勤于思考,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个人修养,形成有特色的个性话语结构。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强调的是普遍性和一致性,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还有很多,但是上述因素是更为突出的,这些特殊制约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自治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影响和挑战。

四、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分析

(一)正面灌输、积极引导,力求灌输方式多样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会自发地在青少年头脑中产生,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灌输。灌输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强行塞入,而是要坚持正面灌输、积极引导的指导原则。在灌输的方式方法上,要力求多样化。

内蒙古是一个以蒙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除汉族外,共有回族、达斡尔族等49个少数民族;内蒙古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边疆文化、革命战斗文化等宝贵资源,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可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灌输。比方说,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的中东铁路博物馆、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自治旗“团结抗战胜利纪念碑”、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沟乡蘑菇窑村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呼伦贝尔市的苏炳文广场、满洲里市的满洲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武川县的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呼和浩特市毫沁营镇的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的内蒙古博物馆、呼和浩特市的乌兰夫同志纪念馆,等等。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历史事实、民族英雄事迹和情景教学,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情感的触动和心灵的震撼,可以极大地增强青少年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灌输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利用民族地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如自治区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冰雪节、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成吉思汗陵旅游文化周、鄂尔多斯国际自行车大赛、伊金霍洛国际马拉松赛、呼和浩特市社区大型公益活动等大型的文化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亲身感受到本自治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而增强对民族地区的自豪感与信心,坚定学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积极引导、主题升华,使尽责圆梦突出实效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共同担当。”自2013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倡导并开展“尽职圆梦”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已经在自治区掀起了各行各业全民参与的高潮,该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开展、深入民心,关键在于活动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从活动设计到活动动员、从抓重点和典型到全面展开、从理论设计宣传到活动经验的及时总结升华,无不体现出活动的设计、动员、组织、升华、总结的能力。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内蒙古自治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创下良好的开端,也为进一步布局未来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开展了“敦品励学·成才圆梦”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主要面向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主要体现在面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具体体现为:面向大学校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开展启动100名优秀教师、100名优秀大学生的“双百计划”等选拔和树立典型活动;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美德少年”、“桃李之星”等校园学生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青春建功实践”、“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团日活动,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奋斗精神,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开拓进取、勤学成才、用于奉献的精神,在校园中凝聚成才圆梦的正能量。

在以上活动宣传、组织和动员的带动下,全区各大中小院校积极配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尽职圆梦”主题实践活动。在近三年的全区相关新闻报道中,涌现出众多的青少年学生典型事迹。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内蒙古大学组织了“薪火相传·尽责圆梦”主题微信24小时传递活动,吸引了在驻呼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2014年10月14日,内蒙古大学两名国防生陈志明和满达巴特尔在内大本部桃李湖勇救落水女青年,体现了新时期大学生军人的风采和高校立德树人、成才圆梦的教育成果。作为全国第十五届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内蒙古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内蒙古大学 2013级硕士研究生乌仁其木格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第二中学进行支教扫盲活动。

2013 年,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成才圆梦”等主题实践活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有90 名学生获得自治区“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有160 名学生获得自治区“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另外有90 名学生获得自治区“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同时,在自治区和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大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成才圆梦”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大学校园内涌现的众多感人事迹表明,“尽职圆梦”已经深入全区大学生的心中,他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行动在默默聚集社会正能量,并通过自己的点点滴滴展现着新时期我区高校学子的风采。通过这一特定群体的分析,可以看到,开展“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是内蒙古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切实举措,这也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落地、做细做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三)凝聚共识、贯彻实践,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在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时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并通过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在关系,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基本前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目标方向和思想保障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即要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和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这个指向性,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为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正确的目标性理念,保证了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这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一致性。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价值观教育”。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自治区高校师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保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实践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集全党智慧凝练的产物,其本身就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立足于中国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立足于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所凝成的理论成果。因而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立足自治区的具体实践,多接地气,看到其更容易受到境外势力的关注这一客观事实,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民族宗教势力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自治区大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抓手就是人的教育,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最高、最富潜力、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这关键抓手中的重要群体之一。毫无疑问,对大学生的培养除了要靠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看到,当前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正确办学方向的需要,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的需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大学生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认同和构建,必须依赖于社会成员的具体践行,特别是整个社会阶层中文化程度最高、接受能力最强、思想最为活跃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狠挖内涵、注重素质,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元素之一,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体现着教师参与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并且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探索,不断改进。

1.认真探索理论、课程体与素质体系三者之间内在规律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这里讲的“融入”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当然了,“融入”不是面面俱到,也不是单纯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灌输”容易忽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教育和支配的目的性太明显。而“融入”则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而不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械注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或者外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那样的话,“融入”就成了一句空话了。

“融入”的实质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整合调动一切教育资源,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参与,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效果。“融入”的实质就是一则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为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教材依托;二则要探索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通过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促进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贯彻和落实;三则要探索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运用各种教学要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2.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至关重要。从最低的层面看,这一问题事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往大处着眼,这一问题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一方面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真正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才能以自己的表率和带头作用,真正提高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的成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教研相长,通过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等业务素质,将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思维模式上要从“是什么”转变到“为什么”

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种价值观认同教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

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把气力主要放在“是什么”,偏重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甚至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复,而且也促成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应该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努力使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点,而是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和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及等基本理论问题,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立在理性的认知基础之上,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进一步讲,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在教学中着力对理论和现实的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讲清楚了,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起到对大学生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进行改进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提高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具体来讲,一是采用多媒体授课,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通过丰富的声音、图画、录像、影视片段等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诸多元素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双向互动,加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授课中注意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所教授专业学生的情况,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互动、学习原理与联系实际双向互动、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双向互动等方式,调动起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一教学环节能否正常实施以及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因此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四是用好新载体,拓展新思路。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对最新信息的掌握已基本和教师同步,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教师。过去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某种“权威”已不复存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用好新载体,拓展新思路,通过互联网、职能智能手机、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等,着重对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思想上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如何讲清楚、讲深刻进行深入思考,以使我们讲授的课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对大学生真正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以期让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挑战。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一套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作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一个个阶段,一步步措施来逐步加以实现。这个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允许有一点松懈。

(五)全员动员、形成合力,切实践行大思政格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绝不仅仅是高等学校一家的职责,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层面,离不开全社会的齐抓共管,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倡导并切实践行大思政观,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推动三者的有效衔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才能切实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1.高校自身要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

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学校教育理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的位置。但是,在具体艰辛中,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性,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些文件落实,通过一些单一的教育活动解决,必须要全员参与,通过教师、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教学要素完成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

一方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形势,主动出击,把握教育内容的“准、活、实”。通过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思想教育内涵,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创建载体,让大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凝聚共识,自觉践行。比方说,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类趣味课程,将类似《马克思靠谱》的图书推向全体学生,满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认识需要。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也有必要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形成提高思想道德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同时,学校教育要凝练正能量的、具有鲜明导向的校园文化,根据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标准,真正做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在传播知识、而且也是在传授美德,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每一次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积累、也是陶冶性情。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

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群体特性,创设朋辈教育的氛围。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群体,宿舍和班级以及社团都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另外同样的年龄层次、生活内容使得朋辈群体具有极大的相近性,彼此间的可接近性和认同感较高,更能引起相互的共鸣和反思。因此依托朋辈群体平台,开展朋辈宣教、互助、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以发挥朋辈中优秀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创设共享支持的环境,得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创设朋辈的教育氛围,首先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是一个健康朋辈圈延续的关键,是制造朋辈圈活力的源泉,也是朋辈圈壮大的基础。没有核心的朋辈圈就像一盘散沙,不能凝聚人心,也就不能影响成员,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核心成员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具备组织、领导、协调的能力,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其次,要将朋辈圈的建设同高校德育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使朋辈圈获得更多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朋辈圈的成员看到加入群体的益处,增强团体意识。再次,要及时发现朋辈圈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纠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毕竟不多,学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朋辈圈的发展中,作大学生的真挚良友,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的校园。

2.要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人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离开父母住校。但是,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负有对大学生最基础的道德教育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后天的成长中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走,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去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育引导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打造好家庭这个道德教育阵地,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要净化社会道德教育的环境作用

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因素作为外部因素的重要一环,通过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发挥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影响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为此,首先要对社会环境各因素有客观细致的了解,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问题,详细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影响机制与利用和预防办法,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努力做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缝衔接,着力营造培养大学生良好心态、健康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总之,内蒙古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认同,认同的程度如何,能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内化为高校学子的价值认同,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任重而道远。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