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推进学生长远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角度切入进行调研,系统分析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信念现状、问题及特点,对高校如何有效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职业生涯;信念;对策
一、调研背景和意义
职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很多。大量职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合理的职业生涯信念会让一个人的行动变得更为积极,有力推进其向职业生涯目标迈进。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中,一个非常重要、根本性的原因是大学生对工作、对职业存在太多不太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职业生涯信念,这些非理性的信念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极大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几年后的就业以及今后的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现状、问题及特点展开调研,通过对其非理性生涯信念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帮助学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重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信念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对策,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二、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共抽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4所本科院校的4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高校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文理科、年级、性别分布均匀。共回收调查问卷388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问卷有效率为95%。
(二)调研工具
常用的国外和台湾地区的生涯信念量表有:约翰·克朗伯兹编制的生涯信念量表(简称CBI),纪宪燕编制的生涯信念检核量表(简称CBC),杨淑珍编制的生涯信念调查表(简称CCBI),彭永新编制的华人大学生职业信念量表。本文采用的是国内心理学专家曾维希编制的《大学生生涯信念自评量表》(2009)。笔者认为该量表充分考虑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符合国内高校和本文研究需要。该测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38,克隆巴赫a系数为0.935,信效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曾维希的《大学生生涯信念自评量表》分为13个维度,68个题项,分别考察个体找工作时的价值取向盲从成功、生涯规划的消极态度、职业选择、生涯发展路径的定势思维、自身角色的优越感、生涯期待盲目乐观、生涯选择存在完美与苛刻的期待、对于生涯空间和生涯广度的认知、面临生涯选择时对社会支持系统的认知、面对生涯不确定感时采取的应对倾向、对未来职场生活是否存在幻象、对“考试”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认知、对于生涯决策的要求是否有绝对把握、对于男女两性生涯发展路径的认知情况。
(三)调研方法
本研究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4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
三、调研数据研究与分析
(一)各信念维度检出率分析
该量表13种生涯信念维度的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检出率的最小值为7.10%(性别刻板),最大值为61.93%(完美匹配)。(因文字篇幅有限,统计数据在此不列示)。下面,从13种生涯信念维度的检出率出发,结合曾维希(2009)调查统计数据,对结果和原因进行探索分析。
“盲从成功”检出率为13.01%,与曾维希(2009)调查统计的该维度检出率(14.5%)接近,都较低。说明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目前生涯信念存在盲从成功倾向的比例和人数较少,以往学生存在的注重名利、追求权富与地位的个人价值观已经逐渐淡化,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就业市场日趋公平、公正、公开,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理性、客观、平和、务实。
“忽视规划”检出率为8.88%,与曾维希的检出率(6.8%)接近,都较低。说明随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逐步推进,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忽视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占少数。
“路径定势”检出率为21.1%,与曾维希的检出率(12.8%)相比,明显偏高。说明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生涯发展路径存在的定势思维较为突出,职业选择范围过于狭窄,求稳、求安定的思想依然普遍,这与内蒙古地区经济欠发达,居民观念保守落后有关。具有此类非理性信念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进取心和自信心,会把自己的生涯局限在狭隘的范围里,不愿意接受职业变化。
“角色定势”检出率为34.52%,与曾维希的检出率(12.8%)相比,高出两倍还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说明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更明显地强调自身的大学生身份,对职业目标有着明显的非理性期待,存在择业定位偏高的问题,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通病。
“盲目乐观”检出率为19.33%。与曾维希的检出率(53.2%)差距较大。究其原因,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内蒙古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且一直存在经济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导致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并不乐观,信心不足。
“完美匹配”检出率为61.93%,与曾维希的检出率(25%)差距非常大。并且两次调查的该维度检出率都较高。说明当前大学生中具有完美匹配生涯信念的人数占比较高,且持续上升。面临层出不穷的新职业领域和灵活多样的职业选择,大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喜欢的职业、注重职业满意度的生涯信念表现的越来越执着,越来越鲜明。
“工作至上”检出率为20.71%,与曾维希的检出率(20.9%)非常相近,且都较低。说明当前的大学生也会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注重休闲与享受,大部分大学生对“工作狂”、“工作至上”这种生涯信念持否定态度。
“依赖他人”检出率为10.26%,与曾维希的检出率(7%)相比,略高一点,且两次调查的检出率都较低。说明当前大学生普遍认同人才市场的公开、公平性,个人努力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大部分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喜欢被别人干涉,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由家长驾驭。当然,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不愿意依赖别人但有时又无法独立的矛盾心理。
“决策了结”检出率为53.25%,与曾维希的检出率(42.5%)接近,且数值都很高。说明当前大学生面对生涯不确定感时,希望尽快决策,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满意的工作。决策了结是一种认知封闭倾向,体现了大学生追求生涯确定感的心理需要和对自身职业未来的理想化期许。
“职场幻象”检出率为14.60%,与曾维希的检出率(16.5%)接近,且都较低。究其原因,就业竞争的压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未来职场的挑战,让大学生更加依恋相对闲适的大学生活,高校的就业指导也让学生了解到不少职场现状,就业压力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能力恐慌”,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职场并没有太多美好的幻想与期待。
“考试依赖”检出率为24.85%,与曾维希的检出率(12.8%)相比,高近2倍。分析其原因,由于用人单位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能力证明包括学习成绩和各类证书等。具有考试成绩好是取得好工作的充分条件这一信念,大学生就会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变得勤奋努力。但是,过分强调学习和分数,可能会走进死读书本的狭隘发展观,影响全面的生涯准备与素质拓展。
“绝对把握”检出率非常高,达到56.61%。与曾维希的检出率(44%)相比,有明显增高。说明大学生对踏入社会、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存在焦虑和担忧,他们缺乏冒险的勇气,决策时希望全面了解和掌握信息,认真判断,谨慎决策,表现出完美主义倾向。这体现了大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真态度和决策要求。
“性别刻板”检出率为7.10%,与曾维希的检出率(5.4%)接近,都较低。说明教育和企业招聘日益公平化,性别差异对于职业的影响越来越小,大学生普遍认同男女平等就业的观念。
(二)生涯信念的学科差异分析
本次调研的有效问卷中,文科生为199人,理科生为181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大学生生涯信念的学科差异
|
文 M±SD |
理 M±SD |
t |
盲从成功 |
2.26±0.73 |
2.21±0.71 |
0.789 |
忽视规划 |
2.15±0.59 |
2.09±0.61 |
0.820 |
路径定势 |
2.53±0.60 |
2.29±0.63 |
0.712 |
角色定势 |
2.61±0.83 |
2.62±0.81 |
0.601 |
盲目乐观 |
2.29±0.60 |
2.72±0.51 |
-8.215** |
完美匹配 |
3.12±0.71 |
2.79±0.67 |
1.211 |
工作至上 |
2.49±0.69 |
2.39±0.55 |
0.409 |
依赖他人 |
2.18±0.50 |
1.89±0.58 |
5.576** |
决策了结 |
2.90±0.79 |
2.76±0.79 |
-0.134 |
职场幻象 |
2.18±0.59 |
2.19±0.58 |
1.356 |
考试依赖 |
2.53±0.58 |
2.61±0.60 |
-4.231** |
绝对把握 |
3.11±0.68 |
2.89±0.71 |
0.547 |
性别刻板 |
1.89±0.55 |
2.09±0.87 |
-6.402** |
注:*p<0.05,**p<0.01
从表1可以看出,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维度差异很小。在盲目乐观、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明显偏高,说明理科学生在找工作时存在盲从成功的价值取向要比文科生更为明显,并且更为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更强调男女差异。在依赖他人维度, 文科学生的均值显著高于理科学生的均值,说明文科学生在面临生涯选择时对其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存在决策依赖。
(三)生涯信念的性别差异比较
本次调研的有效问卷中,男生为185人,女生为195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如下:
表2 大学生生涯信念的性别差异
|
男 M±SD |
女 M±SD |
t |
盲从成功 |
2.22±0.59 |
2.31±0.71 |
-0.249 |
忽视规划 |
2.20±0.49 |
2.11±0.60 |
-0.135 |
路径定势 |
2.39±0.63 |
239±0.56 |
-0.341 |
角色定势 |
2.63±0.79 |
2.61±0.75 |
0.319 |
盲目乐观 |
2.69±0.60 |
2.31±0.61 |
8.601** |
完美匹配 |
2.89±0.69 |
2. 98±0.69 |
-0.501 |
工作至上 |
2.40±0.59 |
2.41±0.58 |
-0.150 |
依赖他人 |
1.79±0.60 |
2.12±0.67 |
-4.700** |
决策了结 |
3.01±0.69 |
2.98±0.69 |
-0.401 |
职场幻象 |
2.09±0.59 |
2.28±0.61 |
-2.391* |
考试依赖 |
2.61±0.60 |
2.41±0.59 |
3.801** |
绝对把握 |
2.97±0.69 |
3.01±0.69 |
0.402 |
性别刻板 |
2.09±0.74 |
1.86±0.53 |
7.211** |
注:*p<0.05,**p<0.01
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职场幻象、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维度差异不明显。在盲目乐观维度,男生的均值偏高,说明男生在生涯期待中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得更为自信。在依赖他人维度和职场幻象维度,女生的均值偏高,说明女生在面临生涯选择时的依赖心理比男生更为明显。与男生相比,女生对其未来职场的想象更为美好化、自由化,可能存在忽视职场生活新困境的非理性生涯信念。在考试依赖维度和性别刻板维度,男生的均值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的因果关系,男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更为明显。
(四)大学生生涯信念的年级差异比较
本次调研的有效问卷中,大学一年级学生109人,大学二年级学生100人,大学三年级学生96人,四年级学生75人。我们把大学一、二年级归类为低年级,把三、四年级归类为高年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表3大学生生涯信念的年级差异
|
低年级 M±SD |
高年级 M±SD |
t |
盲从成功 |
2.20±0.65 |
2.21±0.70 |
0.009 |
忽视规划 |
2.20±0.56 |
1.99±0.61 |
2.695** |
路径定势 |
2.38±0.59 |
2.39±0.58 |
-0.899 |
角色定势 |
2.58±0.79 |
2.59±0.68 |
-0.081 |
盲目乐观 |
2.51±0.53 |
2.65±0.59 |
-1.701 |
完美匹配 |
3.01±0.69 |
2.99±0.71 |
-2.001 |
工作至上 |
2.28±0.59 |
2.39±0.61 |
-1.321 |
依赖他人 |
1.98±059 |
1.90±0.61 |
3.501** |
决策了结 |
2.98±0.68 |
3.00±0.80 |
1.702 |
职场幻象 |
2.31±0.59 |
2.23±0.71 |
1.698 |
考试依赖 |
2.49±0.58 |
2.40±0.58 |
3.601** |
绝对把握 |
3.01±0.77 |
2.99±0.70 |
-1.531 |
性别刻板 |
1.95±0.58 |
2.01±0.68 |
-1.010 |
注:*p<0.05,**p<0.01
从表3可以看出,低年级和高年级大学生在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维度差异不明显。在忽视规划维度, 低年级学生均分偏高,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对于规划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低年级学生由于不面临就业压力,规划意识还不强烈,有的学生还存在到毕业时再规划也不迟的非理性信念。在依赖他人和考试依赖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偏高,说明低年级学生阅历尚浅,还不够独立和成熟,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独立思考和独立做事的能力明显增强,并且对于全面发展与职场发展的因果关系认识得更加深入。年级的差异提醒我们,低年级学生的非理性生涯信念矫正和重塑至关重要。
四、对策及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归纳、成因探究与思考总结,对内蒙古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内蒙古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程度、发展速度和内容创新较为滞后。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虽早有提出,但真正落实细化尚有巨大空间。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规划、目标明确、分类实施的科学化、专业化教育体系,应该把握一个重点,即大一新生的意识启蒙和觉知承诺;抓好两个关键,即按年级分层次实施分类指导和按年级层层推进逐年深化,实现大学生从学业规划到职业规划,再到就业规划的逐级递进和衔接贯通。
(二)构建科学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内蒙古地区高校都已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但授课内容固化单一,课时偏少,教学效果欠佳。各高校要在增加课时、精选教材、师资打造、教学改革创新上再下大功夫。要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立足本土特色,讲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建议减少生涯发展理论讲授,使用职业测评工具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我探索和潜能开发,矫正非理性生涯信念。设计实施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授课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交流中收获,在拓展中成长。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体系
构建以职业规划课为基础、以“一节四赛两会”(职业规划节、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简历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就业洽谈会、兼职实习双选会)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为重点,以职业测评为辅助,以“一对一”职业咨询为补充的立体化“四位一体”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体系,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和服务。发挥学生职业发展学会、联盟或社团的学生组织优势和“朋辈教育”优势,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知识的渗透与普及。策划组织职场精英、创业英才报告会、生涯人物访谈、微信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分享经验、互通信息、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学生理性定位、澄清目标、科学决策、动态调整。
(四)构建基于学生实习实践的高校内外交互联动体系
由于对工作世界探索的体验和经验不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学业规划盲目无力、生涯目标模糊频变、生涯决策犹豫不定等问题,高校要以学生实习实践为切入点,构建高校与社会、高校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互联动体系,让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到社会职业的真实情境,在实践体验中不断优化职业化素质,做到边规划、边学习,再规划、再学习,逐步形成一套基于互动合作的实践促规划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碧蓉.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非理性信念[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49-51.
[2]夏勉,谢宝国.生涯信念:内涵、测量及干预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 (6):75-81.
[3]刘灿.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实证研究——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河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 (5):71-75.
[4]彭永新,郑日昌.职业生涯信念内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6,57-60.
[5] 苏晨.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团体干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11-22.
[6]王雪娇.大学生生涯信念与生涯决策困难之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22-49.
[7] 吴海涛.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偶然学习理论的干预研究[D].硕士论文.扬州大学,2015.
[8]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博士论文. 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