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模式设计构想
2017-12-27    文字:那岚业

 

摘要:心理咨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高校以来,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从高校心理咨询的界定及存在的问题、构建高校心理咨询模式需要厘清的关系入手,从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发展性设计、团体化设计、网络化设计等方面对高校心理咨询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模式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心理素质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心理咨询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心理咨询的界定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咨询的界定

关于高校心理咨询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学者们对这一概念存在一些共识:①高校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来访者提供帮助,为使这种帮助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咨询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②高校心理咨询强调人际关系在咨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取决于咨询人员的态度和技巧;③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意识问题、情感驾驭问题、升学与就业问题和心理障碍等方面;④高校心理咨询的目的: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克服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咨询可以定义为: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来访者在学习、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感、升学与就业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加以引导,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二)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咨询进入我国高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高校心理咨询在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①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尚未厘清。有学者认为心理咨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学者强调联系,有学者强调区别。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同导致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不同,有学者主张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加以利用,有学者主张应截然分开。②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高校心理咨询往往以学生的自愿为前提,而大学生常常是带着困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进心理咨询室,解决压抑许久的心理问题,来访者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同时限于人力的缺乏,心理咨询人员的主要精力用于解决障碍性咨询,在防患于未然与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③缺少对高校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探索。心理咨询起源于西方,其产生原因与发展的动力均来自西方社会的变迁,其基本原则与操作方法深受西方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影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如何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如何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探索。④如何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自身的作用。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学生自身原因等等。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力量常常单薄,咨询师往往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能否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是促使大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⑤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环节联系不紧密。心理健康教育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危机干预等环节,各环节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各环节之间应如何衔接?⑥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科技的进步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又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似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目前,网络的普及与深入,使接受信息方式发生变化,交往方式的发生变化,心理咨询如何应对挑战?

二、构建高校心理咨询模式需要厘清的关系

(一)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使其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①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咨询要解决大学生的发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则突出了社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才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社会的发展则依靠每个个体的发展。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担负建设国家未来的使命,他们的发展应与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②二者内容的交叉性。大学阶段是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咨询主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而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心理问题也会引发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如一些偷窃行为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4]。③二者方法的相似性。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使用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采用正面说理、情感熏陶、榜样示范、对比鉴别、实践锻炼等方法[5]。深入分析二者方法,不难发现这些方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代表性的合理情绪疗法是通过重构认知,达到调整情绪,改变行为的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是通过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就是重构认知的过程。④咨询双方角色的双重性。在高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一方面是咨询师、教师,另一方面是来访者、学生,这就决定了咨询双方一方面是咨访关系,另一方面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咨询过程中面对来访者的求助一方面要客观、冷静地做出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任务。

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存在密切关系,笔者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相融合,这种融合具有以下特点:①指导思想的独特性。以基础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②咨询目标的高层次性。除了要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之外,还要解决思想层面和道德层面的问题,并注意心理、思想、道德等几个方面的相互融合,促使大学生提升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相融合,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完成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咨询过程的教育性。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对他们行为加以引导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工作其他环节的关系

心理健康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心理状态[6]。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危机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等等。这些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全体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使他们掌握心理调试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而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助与助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心理体验,同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面比较广。心理咨询是对有咨询意愿的学生以个体、团体的形式进行帮助,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障碍或遭受创伤的学生进行鉴别、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但是如果处理不到位,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促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加心理咨询的自觉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心理危机干预效果与心理咨询师在日常咨询工作中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有密切关系。

(三)高校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探索

心理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先后经历了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指导性咨询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咨询模式,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目标的发展性咨询模式等阶段[7]。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心理咨询与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无论在咨询动机还是咨询目标上都存在差距。从咨询动机来看,西方社会的心理咨询师往往被认为是神父或牧师的代理人,在他们面前来访者可以尽情释放,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按摩”方式,在这种状态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比较容易建立。中国人往往讲求内敛自省,讲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又习惯于把心理疾患或障碍与个人道德品质联系起来,“神经病”与“精神病”往往用来贬低人格,正是基于这些想法,中国人对心理咨询往往避而远之,高校大学生亦是如此,他们常常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走进咨询室,这时心理问题可能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这种纠结一方面使他们非常痛苦,另一方面使解决心理问题的难度增大。即使他们走进咨询室,也往往“欲言又止”,不愿意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咨询师难以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常常影响咨询的进展。从咨询目标看,西方心理咨询目标是要来访者充分认识自己,挖掘个人潜能,不断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具备独立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能力;而中国人往往将心理咨询师当作权威人物来看待,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指导或具体治疗措施。“老师,我该怎么办?”是大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问到的问题。

心理咨询本土化是指在心理咨询的实践和研究中,要充分考虑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咨询实践中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要能契合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8]。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理应在借鉴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咨询模式。心理咨询本土化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探索:①对西方心理咨询理论进行改良与修订,增强心理咨询的本土契合性;②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去寻找精神本原,使传统文化在当今心理咨询实践中发扬光大;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炼和概括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9]。

三、高校心理咨询模式设计构想

(一)咨询模式的发展性设计

“发展性咨询模式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10]。①发展性咨询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高中阶段学习、生活的目标简单而明确,考上理想大学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发生了转变,学习的目标由单一变为多元,学习的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人际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发展性咨询就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劳动者的转变,提升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实现人生目标打好基础。②发展性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需要。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在不断发展,可以依据年龄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需要解决不同问题,问题如果得以顺利解决,有助于个体顺利发展,反之,则会影响个体的发展[11]。大学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常常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强烈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等方面[12]。咨询模式的发展性设计就是要指导个体完成大学阶段的任务,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出现,防患于未然。③发展性咨询是重塑心理健康意识的需要。心理咨询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偏见,大学生往往怕被人说三道四而放弃心理咨询。咨询模式的发展性设计就是要对发展性咨询的概念、理论进行探讨,找到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人们对心理咨询有个全新认识。

(二)咨询模式的团体化设计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13]。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咨询有以下优势:①动力作用的发挥。在团体咨询的过程中,通过团体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让参与者了解到心理困惑的普遍性,有助于参与者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由于团体成员背景的相似性,有利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形成相互理解的氛围,使参与者产生归属感。无论自信心还是归属感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发挥动力作用。②平等氛围的营造。团体咨询中咨询形式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参与者的“压力感”会减轻,有利于形成平等、宽松的氛围。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参与者能够悉心观察、认真学习和深刻体验,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③提高心理咨询效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位参与者进行多重帮助,帮助不仅来自于咨询师,而且来自于参与者,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相互支持的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④对解决某些问题有独特优势。有研究表明团体咨询对提升大学生自信心有明显效果[14],有研究表明团体咨询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15]。

(三)咨询模式的网络化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其中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达到30.2%;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达到69.3%;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16]。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手机上网,qq聊天,人人网,微博使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网络心理咨询是在相对隐蔽的情况下完成,有利于克服来访者的求助障碍,有助于克服面对面咨询自我暴露所产生的焦虑。网络心理咨询具有隐匿性和平等性,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在轻松的氛围中,将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咨询师进行沟通,不容易出现阻抗。②为咨访双方提供便利。网络心理咨询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进行咨询,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网络心理咨询有利于咨询记录的保存和查询,有利于心理咨询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心理咨询督导工作的开展。③促进来访者深入思考。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相关信息往往落实在文字上,输入文字的过程同时也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深入的思考,可以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④可以发挥多方面力量。网络心理咨询可以集合多位咨询师的力量共同对求助者进行帮助,还可以利用qq群,bbs等方式发挥群体的优势,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⑤资源的丰富性。在网络咨询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网络链接,使网络丰富的资源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背景。

网络心理咨询不是网络技术手段与心理咨询的简单相加,为使网络咨询专业化、规范化需解决一些课题:①身份验证问题。对来访者进行严格验证,以便在危机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找到来访者积极进行干预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对来访者严格验证之后可能会在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中给来访者带来压力,网络咨询的优势可能会受到影响。②网络环境问题。网络心理咨询对网络技术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传输信号直接关系到咨询的成效,同时还需要防止通过网络泄露来访者信息的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③资质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有别于传统心理咨询:非言语信息的缺乏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完整性;对来访者所处咨询环境的非可控性;匿名状态来访者信息真实性的监控;网络交往语言的特殊性的把握等问题对心理咨询师提出了新的要求。④微博的利用。一些机构利用微博发布信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微博也是情有独钟,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将微博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微博传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信息,利用微博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利用微博就某一群体在某一时间出现的问题予以关注。微博与心理咨询结合相结合,尤其是与发展性咨询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探讨。⑤线上心理咨询与线下心理咨询相结合。线上心理咨询与线下心理咨询各有其优势,同时又有其不足,二者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衔接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咨询的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对不同设计模式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咨询时可以结合发展性设计、团体化设计等,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感情方面、就业方面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2] 傅安球.学校心理咨询若干倾向性问题的思考[J].心理科学,2000,(5):275-278.

[3] 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9.

[4] 赵丽颖.大学生偷窃行为背后的深层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25-26.

[5] 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187-190.

[6] 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

[7] 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16.

[8] 叶立军,姚信.关于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01-102.

[9] 金宏章,吕伟红.对心理咨询方法本土化的理性思考[C].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10] 马建青.发展性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11]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04-214.

[12] 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5-16.

[13]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2-68.

[14] 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 2000,(1): 77-79.

[15] 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564-565.

[16]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qq.com/zt2012/CNNIC29,2012-01-16.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