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高等学校理应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民族团结教育有令人堪忧的方面,一是开设民族理论必须课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开设民族理论课外,绝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没有开设该课程;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表面化、程序化,理论多,实操性不强。本文试以文化认同理论分析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就如何加强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文化认同 民族团结 高等学校
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受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大都面临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的共同问题。[1]文化认同内涵是价值的选择和社会意识的认可,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对自己传统的遵从和群体的归属感,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内在机制。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其少数民族文化也就成了国家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亚文化,所以一般而言,少数民族普遍存在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在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文化认同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内涵
文化认同在中华文化辞典的解释是“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2]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 Samuel)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其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社会身份也就越来越多重。个体对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民族认同理论也只能解释民族认同的一些侧面。因此,研究者普遍认为,文化适应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文化认同这一复杂的过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就为文化人类学家所关注,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Herskovits)等人在威斯勒(Wissler)的基础上,将文化适应定义为 “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2]国内学者则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3]。由此可见,文化适应是两种文化在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变化过程。从理论上来讲文化的变化是双向度的,即接触者双方的文化都要发生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文化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弱势文化群体的一方。文化适应一般要关注两大问题一个问题是文化维持情况,另一个问题是接触和参与情况。Berry文化适应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或移民在新的环境下将面临两个主要的认同问题:一方面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并且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根据文化适应中个体对两个维度的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就会产生四种文化认同态度的模式:
1、整合(Integration),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
2、同化(Assimilation),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
3、分离(Separation),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
4、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
由于这四种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两者的关系成为许多研究的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采取边缘化的态度必定导致适应的失败,所以在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关系的研究中,通常不考虑这种态度。Berry还认为,文化认同态度应该进一步分类为:团体态度和个体态度。个体文化认同态度仅仅针对个体而言,因此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团体态度指团体成员共同一致的文化认同态度,它是有关这个团体的文化适应目标的一致性,也就是该团体大多数成员所期望的与主流文化建立怎样关系的态度。[5]
二、新时期文化认同理论对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审视
冷战结束之后,产生了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民族宗教冲突代替意识形态对立成为国际社会主题和主要矛盾。20世纪末两极格局的崩溃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冲击成为民族分离主义泛滥最主要的时代动因。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内的民族分裂势力,在新疆、西藏等地出现的“东突”和“藏独”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对我国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境外敌对势力的介入和我们在民族地区某些政策上和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是促成这种危害的诱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民族分裂主义活动主要以点式的、小规模的恐怖活动为主。但2008年的“3.14事件”和2009年的“7.5事件”却以突发的、剧烈的城市骚乱的方式出现,其中“7.5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经济财产损失最严重、社会影响最大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背景,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多年来,高等学校理应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民族团结教育具体实践中有令人堪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设民族理论必须课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开设民族理论课外,绝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没有开设该课程;另一方面是民族团结教育表面化、程序化,理论创新不足,实操性不强。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还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研究、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则有助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为理论探讨,笔者认为民族团结教育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框架下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家认同(或者政治认同),而不是片面的指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成员的团结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对各民族干部和群众加强民族政策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认同理论加强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
通过以上文化适应模式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整合”是最佳之路,一方面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母体文化,在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层面上不会有心理负担和压力,达到“存异”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与主流文化充分地交流,统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当中,上升到“求同”的境界,从而将“求同存异”整合在一起,达到和谐统一。同时,“求同”要注意避免同化之嫌,“存异”要注意避免保守落后、不求进步之责,从而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所以文化认同不仅仅是文化适应问题,还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意义。
(一)加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问题的研判
过去的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的时期,大学生上学交费、毕业后自主择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居住相对分散、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完全学分制的实行、班级概念的淡化、学生集中学习机会的减少和无序、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制度的实施、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等等,使学生的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本土文化与校园所在地文化冲突,中学文化与大学文化冲突,个体母体文化与教师文化冲突,个体文化与其他学生本身文化冲突,给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果个体能够相对顺利地适应异文化的文化模式和生活规范,他们就会顺利地摆脱文化休克的影响;相反,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异文化的文化模式和生活规范,他们除了会引发文化休克症状外,还会引发一些心理疾病。
(二)加强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加强高等学校团结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管理队伍数量的不足。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队伍就处于人员不足的状况,经过扩招之后,这一问题日趋严重。现在高等学校中除了教授民族理论课的教师外,绝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和学生工作部工(处)的队伍在抓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共青团和学生管理工作,更谈不上如何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因此,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管理者待遇,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才能稳定管理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队伍中来,确保人员的数量。
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队伍不但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亟待提高。在高等学校中,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者一般都是本校留校的毕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专门学习过民族理论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往往仅靠经验。这些人也缺少进修的机会,难以有机会提高自身的水平。因此,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进修、提高的机会,提高管理者素质,引进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人才,建设专家型管理队伍,提高管理艺术,从人才战略高度定位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重点、难点、突破口,才会使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视野更宽、方法更新、实效更大。
(三)转变观念,继承创新
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各民族学生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新形势下,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管理者必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观念、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等特征,赋予了大学生开放的现代意识,我们必须转变工作观念,走出传统的教育思维定势,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于是时俱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当前要把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四个认同”,是马列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四)完善制度,探索新的民族团结教育日常管理办法
目前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多,居住分散,教学地点不固定,特别是在完全学分制下,传统的班级、团支部逐渐淡化,这给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此,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探索新的民族团结教育日常管理办法,使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五)调整机构,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运行机制
新形势下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调整相关机构,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机制,创造性地为民族团结教育建立组织基础。我们应该建立适应学分制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社区管理中心,也就是说,在学校的统一管辖下,在学生居住集中的区域,成立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学生社区管理中心集学生舍务管理、党团生活、社区文化、思想教育为一体,使各项工作更加细致、深人,及时解决要求学生集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后勤市场化运营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
[1]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102-107.
[2]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第20页.
[3]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59-63.
[5]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8,(6):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