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我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结合学院的特色,将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举办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着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一、案例描述
1.活动规划与设计
为了更好的迎接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需求,学院党政领导经过多次研讨,探索一条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倾力打造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整体专业素质。
通过开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政府相关政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社会调查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1)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素质的学术实践平台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的能力,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是,公共管理学院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定位并不明确,也不清楚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为了让在校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热点问题,了解国家政策变化,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掌握专业学习的必备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由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打造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不仅给参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更是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和与社会进行直接对话的机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由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学生学术交流赛事,大赛面向在校大学生,以内蒙古大学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基础,旨在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求是创新的能力,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素质拓展、校内社会实践、团队及个人风采展示的空间,是一个扩展思维、锻炼能力的训练平台,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求是创新、学以致用。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为大学生们搭建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桥梁,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分析洞察力、口头表达力、创新素质和团队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通过整个比赛环节的准备和比赛环节,参赛学生逐渐深化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敏感度,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一个具有学术性、实践性的学术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素养的学术实践平台。
(2)了解国情、明德为公、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阵地
公共管理的专业特性要求学生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但是,当代大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之后,养成了“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公共管理这个专业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院举办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较之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公共管理案例往往更具体、更明确地展示了公共管理的目标、任务、过程和方法。公共管理案例的分析使同学们从具体的个案分析过程中,感受到一个逼真的公共管理氛围,如同身临其境。学生在参与式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总结或验证公共管理原理和理论,探究带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管理活动规律。另外,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的良好方法,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因此,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具有更现实性的指导作用。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引导学生把握时事热点,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准确的、深入的剖析和探求,并深入基层开展专项调研。这不仅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从而更准确的进行自身定位也更深刻的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明德为公、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阵地。
(3)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的综合训练基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除了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其他能力,如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等等。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并提高了参赛同学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以竞赛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也激发了参赛同学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说,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也是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基地。
学生以组队的形式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分工协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比赛的前期准备和调研过程中,参赛队的队长进行活动分工,通过了解队员的性格和个人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工,以发挥每个队员最大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全体成员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充分考验了组长的组织能力和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协作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2.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以学术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分为前期准备、走访调研、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竞赛四个阶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从前期准备到决赛,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其中一个半月的时间处于前期准备、走访调研、案例研讨的阶段,最后半个月为现场竞赛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参赛选手自行组队,每个参赛队队员不少于5人,由组员共同推选1人为队长。队长负责为队员进行职责分工,确保全体队员明确自身职责和主要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开展案例分析工作,参赛队还可以邀请学院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为参赛队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参赛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定参赛主题,选定参赛的具体案例,制定调研方案,编制调研问卷。
在走访调研阶段,参赛队根据制定好的调研方案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通过访谈、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调研数据和材料。
经过走访调研之后,选手根据获得的第一手数据和材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去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及相关论文,探讨和分析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专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形成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书。
接下来进行的就是竞赛阶段。这一阶段,参赛选手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向评委和观众介绍自己的选题、调研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的原因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评委及现场观众根据选手现场的成果展示提出相关问题,参赛选手现场进行答辩。最后,评委根据参赛选手在整个参赛过程的整体表现以及对案例分析的深刻程度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准确把握程度进行打分。
3.活动收获与体会
(1)学生整体素质和活动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的迎接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需求,学院党政领导经过多次研讨,探索一条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倾力打造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整体专业素质。
通过开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的有机结合。同时,也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政府相关政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社会调查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同学们在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学术科研水平。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基础上,很多同学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参加国家级、校级创新基金和挑战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锻炼实践技能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016年12月,我院学生组队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获得一等奖。
经过九年的时间,公共管理学院共举办了八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其中第一届至第三届比赛为学院内部的比赛,从第四届开始,比赛的参赛范围扩大为驻呼各大高校,我院作为这一比赛活动的发起人,主办了第四届至第八届驻呼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初赛和决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共吸引了全校523名学生参加比赛。同时,这项活动也受到了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呼和浩特市各大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高校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提高工作实效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起来,转变传统的课堂讲座、填鸭式的教育引导方式,创新教育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通过这种教育引导的方式,学生的接受度更高,教育引导的效果也更好,学生能够真正的从中受益。
二、案例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
1.创新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一种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有机结合起来的学术性竞赛。这一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创新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尤其驻呼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呼和浩特市各大高校同行的积极关注,既是不同高校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也是高校同行之间的交流,更是呼和浩特市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发展共同的探索。通过这种活动的举办,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将理论教育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创新性。
2.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需要掌握和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新方针、新政策。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分析研讨等综合能力。通过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举办,鼓励当代大学生追踪、了解、研究国家的各项政策,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调研研究、深入基层的方式,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树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参赛选手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参赛,在参赛过程中涉及到分工合作和团队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也加强了学生的分析洞察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应用和检验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参赛过程中得到提高,并为学生在后续的学术实践和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参赛选手大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在回访的过程中,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使他们收获颇丰,通过参加比赛,既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也引发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毕业之后的考研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的郭秋格同学说:“我毕业之后从事的就是组织管理的工作,在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之后,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使团队成员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等等,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在工作当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在我在工作单位已经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我非常高兴当初能够参加这个比赛”。郭秋格同学的话也是所有参赛同学的心声和切身感受。
3.系统化拓展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创新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作为一个具备学术性、实践性、思想性、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创新竞赛活动,同时具备了文化娱乐活动的娱乐性,学术活动的学术性、思想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等特性,并将其他校园文化的这些特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既提高了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道德品质,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掌握了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参赛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通过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从这个角度说,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一个系统化的拓展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不仅具有本学院的特色,并且以其实践育人、追求真知取得的优秀成果和营造的文化氛围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其他兄弟高校师生的赞扬、支持与肯定,经过将近八年时间的发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品牌活动,并将长期的开展下去。
三、讨论与建议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院专业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来分析和探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和正确的认识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将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更愿意接收也更能够接收的方式开展下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学生对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还存在不足: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竞赛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及案例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后者。由于我院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方面并没有对全部的学生进行讲授,而是个别专业进行了专门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课程教学。同时,即便是进行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课程教学,但是讲授的也只是一些较为浅显的知识,再加上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的掌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建议学院开设面对全院学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系统的讲授案例分析的理论及方法。
2.目前学院没有专门用作学生进行公共案例研讨的案例分析室,使得学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间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同时,指导教师也没有合适的空间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专业指导。可以根据学院现有的办公用房的情况,将学院的会议室进行分割,单独划分出一个区域用作学生的案例分析室,或者向学校申请一个专门的教室用作学生的案例分析室。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如何将工作做到实处,除了考虑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之外,还要考虑受众的特点。当代的大学生,个性更加鲜明,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考虑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他们接受程度更高的方法和形式开展工作,也势必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这些方式方法还处在继续摸索的过程当中,如何真正的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而不是浮于表面,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同时,学院也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