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动青春 榜样引领未来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该项目整合了内蒙古大学德育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将德育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过程,既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同时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

一、案例描述

1.项目规划与设计

(1)确立项目目标。内蒙古大学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实践创新教育,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为主导思想,以培养青年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推动学校德育实践创新工作迈向新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确立项目对象。本项目紧紧围绕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真正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项目依托“2+1+1”典型选树模式,即两个系列、一个工程、一个讲堂,依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从青年教师、青年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团学干部、行业精英、知名校友等多角度全方位选树一批榜样人物,以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力量,突出榜样教育的核心和实质,不断提升榜样教育的影响力,进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确立项目层次。项目贯穿全年,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不同的月份推出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类型,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打造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文化产品,以达到分类教育、分层引导的效果,能够有效覆盖在校各年级学生。为保证教育活动的长效性,对活动项目进行图文报道,将榜样人物制作成事迹短片,放入学生电视台的节目库和团委、学生组织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网站上,使青年学生可随时在线观看,交流探讨。

2.项目实施与开展

(1)以榜样教育的“真实性”提高大学生道德情感共鸣度——“十佳杰出青年(团体)”系列评选。通过选树学术科研、科技创新、实践锻炼、志愿服务、责任奉献、创业创优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真实的榜样力量凝聚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青年学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青年。该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连续开展六年,设为学院推荐、现场答辩、表彰奖励、事迹报告、人物专访、网络宣传等六个环节,共评选出60个杰出青年和团体。今年5月份校团委推出“青年之声会客厅”视频访谈类节目,邀请十佳杰出青年和团体做客节目现场,并在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和“青年之声”平台做了推送。

(2)以榜样教育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道德行为规范目标——“最美内大人”系列评选。“最美内大人”系列评选结合学校特点,聚焦青年节、教师节、开学季、毕业季等时间节点,通过学院和部门推荐、线上投票宣传等形式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最美内大人”,选树青年学生道德规范标准。1—3月份在全校范围内挖掘优秀校友,推送20期微信平台专访文章;4—5月份,“五·四”青年节前后,组织最美团学干部网络寄语青年,并推荐1名团干部为全区优秀共青团干部;6—7月份,开展“甘守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教师”主题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内蒙古大学最美教师”;8—9月份,团委官方微信开设“礼敬母校——走进学院”栏目,每周走进不同学院采访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老师,以他们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激励青年学生争做“六有”大学生。学生电视台制作了“百名青年校友微访谈”视频;10—12月份,线上展示最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下开展主题分享会,鼓励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以榜样教育的“时代性”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实践平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榜样教育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榜样教育的“时代性”要求高校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校团委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校院两级联动一体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现已实施九期。2017年培养青马班学生骨干800余人,学校层面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13次,学院层面开展100余次,逐步成为共青团为优秀学生骨干提供学习深造、实践锻炼、锤炼品格机会的德育教育品牌项目。

(4)以榜样选择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可信可学可选的身边榜样人物——“桃李大讲堂”。为搭建学校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加快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为青年学生提供可接触、可学习、可模仿、可选择的典型榜样人物,帮助学生规划好职业生涯,树立远大目标,校团委打造了“桃李大讲堂”品牌活动。目前邀请了冯守华、张瑜、左力、方圆等七名行业标兵、创新人才、青年领军人物和优秀校友代表做客“桃李大讲堂”,线上线下覆盖师生近万人。榜样人物通过人生感悟、奋斗历程、成才经历,勉励青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传承中华美德、增强成才自信。

3.项目收获与体会

(1)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该项目采用的“2+1+1”典型选树模式突出了新媒体时代特征,符合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将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入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全过程,在广大师生当中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和美誉度,成为我校特色德育品牌。活动类型除涉及到广大青年学生之外,还与教职员工息息相关,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反馈,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员工参与到全员育人当中。项目还将与社会行业精英和知名校友密切联系,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为项目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

(2)突出众创众筹众议的工作方式。项目与学校“第二课堂”密切挂钩,活动设计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邀请各学院、各学生组织的学生代表一同设计、共同创意,使青年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开展过程中,以线上动员、线下参与或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邀请师生参与,吸纳师生好的创意和意见,不断扩大活动的有效覆盖面。活动后期做好总结考核,邀请师生代表热议活动的开展情况,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整个项目变得不但有意义而且更加有意思。

(3)实现线上线下学生全覆盖。该项目采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育方式,线上参与榜样评选学生8000人次,占学生总数的50%;线下青马班每年培养学员800余人,占学生总数的5.8%;“桃李大讲堂”参与学生5000人次,占学生总数的30%;学生榜样事迹报告会参与1000人次,占学生总数的6%;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4000人次,占学生总数的20%,总体参与学生达到100%,50%以上的学生多次参与,实现了德育教育全员覆盖。

二、案例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

(1)该项目从时间维度,榜样教育连续贯穿全年。从年级维度,涉及到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从选树典型维度,包括了任课教师、思政教师、青年学生、工勤人员、行业精英和知名校友。以榜样为核心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不仅创新发展了大学生德育教育,也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师风,成为在广大青年师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探索。

(2)突出榜样的真实性、多样性、时代性特点,选树一大批可接触、可效仿、可学习的榜样人物,以身边人身边事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引领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当代大学生。

(3)紧紧抓住网络新媒体时代特征,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擦亮老品牌,打造新品牌,依托网络的快速传播特点,不断放大榜样的知晓度和美誉度,提高并扩大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覆盖面。

三、讨论与建议

(1)德育教育过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善于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层级学生的育人体系,善于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这样方能润物细无声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2)德育教育思维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运用网络手段和网络宣传阵地,不断扩大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以师生喜爱的方式和模式,吸引师生参与其中,从而主动在教育活动中收获启迪、得到感悟。

(3)德育教育内容供给要从青年师生中来到青年师生中去。善于运用众创众筹众议的方法,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让青年师生在设计过程、参与过程和评议过程的具体实践中体验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师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自然行为。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