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以来,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及“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校已进入“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的关键期,如何更好地认识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优质、高效的安全保障服务,如何更好地维护校园秩序,如何更好地打造稳定、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家“双一流”高校安全保障工作建设的经验,认真分析广大师生对安全保障优质服务的美好需求与学校安保工作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向高水平大学看齐。
面对学校安保工作的新需求,结合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学校中心工作的目标任务,保卫处要紧紧抓住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安保工作的要求,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师生至上、稳定优先、保障有力”的安保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安保工作责任,坚持优良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学校安保工作发展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构建与“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共建”相适应的学校安保工作高标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不忘管理服务初心,牢记安全保障使命”的工作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想引领,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管控,切实从源头抓好网络和舆情管理,通过先进的思想引领,抢占舆论前沿主阵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师生员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判断力。
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分析新特点,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转化新成果,安全防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级业务主管或指导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保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教导支撑,重视安保工作的育人属性
深度研究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育人属性,坚持教导支撑,激发和释放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统筹潜在的育人元素,面对新的挑战,实时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传递正能量,把矛盾预判、控制或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系统防范,齐抓共管,让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识贯穿全体师生心中,在“三防”的基础上,建设“人防、物防、技防、口防、心防”五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重视各类一致性教育对教育效果的综合影响作用,把安保工作任务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十大”育人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纲目并举,构建学校、学院(单位或部门)、班级(实体或临时机构)三级安全防控工作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做好学校的安保工作,系统升华管理工作效果。
三、纲目并举,提升安保工作的服务能力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 的意识,在服务中实现管理职能。坚持育人向度,按照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统筹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安全需要,高度认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安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其与学校组织、管理、服务等安保工作结合的不够紧密的问题,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协同各方力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
维护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主动掌握一线最新动态,建立平安校园安全管理的“大数据”系统,精准获取和反馈安全信息,层层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将校园环境规划与校园治安需求紧密结合,研究解决师生期望与学校保卫组织权力相矛盾的切入点,树立德育为首、法制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观念,依法治校,深入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安全环境。
四、强化服务,完善安保工作的体制机制
科学设置保卫处职能科室,明确机构职责,足量配备年龄结构合理、男女比例恰当、民族构成适应的安保人员,帮助解决难、险、苦、累、穷等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管人用人机制,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发挥安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育师生信得过的一流的学习研究型安保工作团队,规划三校区“一体两翼”的安保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实现责任清单的全覆盖,健全高效运转的安全管理服务体系。
明确主体责任,细化安保工作标准和规范,系统梳理重要时期、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重点人员、重要物品的重点工作,抓好实验室、食堂、场馆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建立重要信息联通、重大活动联动、疑难事件联办、校园秩序联防、突发事件联处、和谐校园联创的安保工作机制,坚持打造学校安全服务工作的质量品牌,以“一流的意识、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全面提高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