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河守望,岁月流金。伴随着新中国意气风发的发展步伐,1957年内蒙古大学在祖国北疆应运而生,由此掀开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
63年来,内蒙古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大学踏上了“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改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之年。为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学校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凝心聚力谱写学校建设发展新篇章,在内蒙古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内蒙古大学新闻网特推出《回眸十三五 同心向未来》专题系列报道。
内蒙古大学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发展战略,深入探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深化师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平台设备支撑条件、提高薪酬待遇四方面入手,系统增强了学校人才制度体系的竞争力,激发了学校的内生活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首要指标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守住师德底线,制定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将师德考核作为入职、绩效、职称评聘、各类人选推荐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建立了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并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追求师德高标准,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等文件,开展“三全育人”“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评选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举行“三全育人”先进个人表彰座谈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举行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
构建引育并举制度体系。学校制定实施了以“年薪制”“评聘目标任务考核”为主要特点的“骏马计划”,实施了以“薪酬任务匹配”为特点的柔性引进人才办法,高端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制定了以符合学科发展和具有发展潜质为主要特点的青年英才引进办法,实施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采取“创新主题、人才团队、平台条件、竞争立项、成果产出”五要素同步匹配措施,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校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团队获“2020年CCF科学技术奖”
我校李光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教师参与教学培训、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设立了教师学术提升支持项目。
我校举办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暨第一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学习培训
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结合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打造了学术创新团队,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增强了有组织创新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
我校能源催化化学团队荣获“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我校教师在第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人才战略的实施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学校面向海内外的人才聚集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引进了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及其他学术领军人才23人,引进279名具有深厚发展潜质的青年英才入职,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62.0%提升到74.1%(高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
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在学界崭露头角。人才队伍建设连续实现由“外流”到“回流”、“以硕士为主”到“以博士为主”、再到“聚集优秀博士”与“引育高端人才”的转变。“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