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同心向未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
2020-10-20    文字:宣传部


【编者按】长河守望,岁月流金。伴随着新中国意气风发的发展步伐,1957年内蒙古大学在祖国北疆应运而生,由此掀开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

63年来,内蒙古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大学踏上了“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改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之年。为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学校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凝心聚力谱写学校建设发展新篇章,在内蒙古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内蒙古大学新闻网特推出《回眸十三五 同心向未来》专题系列报道。

 

内蒙古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建设一流本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师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创新实践体验,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流本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考察内蒙古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立项建设7个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和220门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任课教师“一岗双责”制度,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秉承“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校召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研讨会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座谈会

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学校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校重大战略和改革任务。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新时代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重点内容、落实举措等。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制定《新时代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教育培育计划,对12个专业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建设,对10个专业按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进行建设,对26个专业进行重点立项建设,8个专业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获批11个国家级、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定《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1157门课程,着力打造“金课”。建设基层教学组织261个,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

我校喜获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金奖3项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实践杂志社合作建立“学研基地”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 三元支撑的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方式转变、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中班授课、小班研讨、一对一答疑”的“小班课教学”。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全面推行选课制度,建立健全课程开放机制,进一步完善转专业制度和辅修学士学位制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批“国创”204项、“区创”344项,立项“校创”2266项,项目覆盖率达到62%。将成长成才教育、新生研讨课、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创业基础等作为必修环节和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代表队荣获“赤心向党 马上学习”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知识竞赛冠军

我校射箭队在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邀请赛中载誉而归

优化培养结构 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

学校积极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重视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探索与国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联合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要求导师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力求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

优化培养规模结构。学校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建设期内新增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调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学位授权点布局更趋合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比例更加协调,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现有在校研究生7876人,较“十二五”末增长54.8%,其中博士生增长67.1%,专业学位硕士生增长116.0%。2016年以来,授予博士学位395人、硕士学位8760人。研究生到国家重点行业或领域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由2015年63.4%增长到2020年的81.3%。

我校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褚海斌教授团队在稀土催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术型、专业型分类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科教融合,科研育人。90%的研究生参与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占全校高水平论文总量的60%,研究生已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实施产教融合,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有13个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案例”,设立校企合作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59个。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学术规范与职业规划等公共课程纳入重点建设,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68门,设立教改课题16项。通过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提升,获自治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10篇。

我校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作品展示

我校学生“双实双业”基地在巴林左旗启动

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学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及学校自主设立的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探索与国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联合培养高水平研究生。2016年以来,设立研究生国外访学和国际会议项目148项,选拔优秀研究生77人赴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交流访学,232人次赴国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我校举办赴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交流专场说明会

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要求导师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引导导师潜心教学科研、认真教书育人,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完善导师遴选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遴选的首要条件,修订博导、硕导遴选办法。建立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定期对导师开展立德树人和指导能力培训。开展优秀导师评选工作,表彰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导师。

我校召开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会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积极推行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注重对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查,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出台论文双盲评审和课程考核等制度。针对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学位申请、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和论文抽检制度,加大分流淘汰力度。2018年开始全部学位论文采用双盲评审,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分流淘汰率在5%左右。统招博士研究生在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合格率达100%。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蒙古学学院蒙语系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建校63年来,内蒙古大学已培养出16万余名各族学子,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也有被誉为“草原上的中国保尔”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金海。在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在蓬勃成长,他们将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践行“求真务实”校训,传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广阔天地中振翅高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相关新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